高质量发展下区域物流能力测评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3 19:18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攻关期,物流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一定战略先导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此阶段下,研究如何有效改善和提升区域物流能力,促进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物流健康运行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河南省作为我国物流大省,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物流枢纽建设持续加快,货运能力整体强劲,具有巨大的物流发展潜力,但与物流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文从高质量发展角度展开对河南省区域物流能力的实证测评研究,发现其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切合地区实际的物流提升路径。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南省区域物流能力的研究背景、内容、方法理论及实际意义,然后以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从区域经济质量、物流创新能力、物流协调能力、物流绿色发展能力和物流共享能力五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结合2007-2017年河南省与其周边省份及地市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和模糊物元欧式贴近度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高质量发展下的河南省区域物...
【文章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3.1.2 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框架结合前文 2.2.1 节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未达成共识,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和对象,构建的指标体系也不同。本文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为建立合理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按照前文 2.1.1 节中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表述,本文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运用到区域物流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中,釆用分类展开法,将测评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级,以高质量发展下区域物流能力作为目标层,以区域经济质量、物流创新能力、物流协调能力、物流绿色发展能力和物流共享能力作为准则层,具体框架如图 3.1所示。
5河南省区域物流能力测评实证研究-32-物流能力值有所下降。第二阶段(2010年~2014年),通过经济和产业的不断调整,2010年后,河南省物流能力测评值由0.190上升到0.409,呈现出逐年大幅度上涨态势,时序发展路径在不断优化。第三阶段(2014年~2017年),2015年时增长速度放缓,这是由于河南省经济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问题,导致物流需求放缓,物流能力的增长动力不足;随后2016至2017年间,河南省通过不断扩大物流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伴有冷链物流的强劲发展势头,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使区域物流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具有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图5.1河南省2007-2017年综合物流能力变化趋势5.2.2分项物流能力测评对于河南省分项物流能力测评情况,依照上述计算过程,同理可得2007-2017年河南省在经济发展质量、物流创新能力、物流协调能力、物流绿色发展能力和物流共享能力五项指标的测评值,具体结果见表5.7,同时依据结果,绘制出河南省2007-2017年分项物流能力变化趋势,如图5.2所示。表5.72007-2017年河南省分项物流能力值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区域经济质量0.6740.7280.6610.7800.8010.7450.7340.7430.7060.7600.806物流创新能力0.7540.6490.6990.6900.7190.7830.9180.8580.9310.9690.906物流协调能力0.6410.6520.6610.6430.6370.6730.7290.7900.8140.8590.889物流绿色发展能力0.7720.7880.7860.6870.7040.7400.8000.9460.9200.9950.994物流共享能力0.4510.4690.4760.4650.4810.4940.5160.5350.5430.5531.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 赵剑波,史丹,邓洲.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1)
[2]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基于ANP-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分析[J]. 魏国辰,冀雪华.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5)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J]. 覃正爱. 理论视野. 2019(05)
[4]基于PCA与Markov残差灰色模型的京津冀物流能力评价和预测[J]. 李林汉,岳一飞,田卫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区域经济协同视角下的藏区物流能力研究——以甘孜州为例[J]. 洪源,陈冬冬. 价格月刊. 2019(02)
[6]基于AHP的南昌市区域物流发展因素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 张志坚,张永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22)
[7]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魏敏,李书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11)
[8]区域物流低碳发展能力评价及推进策略——基于长三角及中部地区8省1市的实证分析[J]. 汪欣. 河南社会科学. 2018(11)
[9]基于ANP-TOPSIS的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曹炳汝,曹惠惠.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4)
[10]“二维五元”价值分析模型——关于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J]. 吴金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18(03)
本文编号:3017026
【文章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3.1.2 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框架结合前文 2.2.1 节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未达成共识,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和对象,构建的指标体系也不同。本文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为建立合理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按照前文 2.1.1 节中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表述,本文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运用到区域物流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中,釆用分类展开法,将测评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级,以高质量发展下区域物流能力作为目标层,以区域经济质量、物流创新能力、物流协调能力、物流绿色发展能力和物流共享能力作为准则层,具体框架如图 3.1所示。
5河南省区域物流能力测评实证研究-32-物流能力值有所下降。第二阶段(2010年~2014年),通过经济和产业的不断调整,2010年后,河南省物流能力测评值由0.190上升到0.409,呈现出逐年大幅度上涨态势,时序发展路径在不断优化。第三阶段(2014年~2017年),2015年时增长速度放缓,这是由于河南省经济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问题,导致物流需求放缓,物流能力的增长动力不足;随后2016至2017年间,河南省通过不断扩大物流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伴有冷链物流的强劲发展势头,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使区域物流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具有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图5.1河南省2007-2017年综合物流能力变化趋势5.2.2分项物流能力测评对于河南省分项物流能力测评情况,依照上述计算过程,同理可得2007-2017年河南省在经济发展质量、物流创新能力、物流协调能力、物流绿色发展能力和物流共享能力五项指标的测评值,具体结果见表5.7,同时依据结果,绘制出河南省2007-2017年分项物流能力变化趋势,如图5.2所示。表5.72007-2017年河南省分项物流能力值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区域经济质量0.6740.7280.6610.7800.8010.7450.7340.7430.7060.7600.806物流创新能力0.7540.6490.6990.6900.7190.7830.9180.8580.9310.9690.906物流协调能力0.6410.6520.6610.6430.6370.6730.7290.7900.8140.8590.889物流绿色发展能力0.7720.7880.7860.6870.7040.7400.8000.9460.9200.9950.994物流共享能力0.4510.4690.4760.4650.4810.4940.5160.5350.5430.5531.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 赵剑波,史丹,邓洲.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1)
[2]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基于ANP-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分析[J]. 魏国辰,冀雪华.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5)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J]. 覃正爱. 理论视野. 2019(05)
[4]基于PCA与Markov残差灰色模型的京津冀物流能力评价和预测[J]. 李林汉,岳一飞,田卫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区域经济协同视角下的藏区物流能力研究——以甘孜州为例[J]. 洪源,陈冬冬. 价格月刊. 2019(02)
[6]基于AHP的南昌市区域物流发展因素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 张志坚,张永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22)
[7]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魏敏,李书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11)
[8]区域物流低碳发展能力评价及推进策略——基于长三角及中部地区8省1市的实证分析[J]. 汪欣. 河南社会科学. 2018(11)
[9]基于ANP-TOPSIS的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曹炳汝,曹惠惠.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4)
[10]“二维五元”价值分析模型——关于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J]. 吴金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18(03)
本文编号:3017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1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