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05:11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也面临着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对于探索落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指标,并结合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1990~2004年间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差异变动的原因,提出了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本文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1990~2004年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整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中间经历了先增大后缩小再扩大的变化过程。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变化的产业构成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的空间集聚所引起的“集中效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二、三产业的空间集中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产业构成原因。 (2) 利用GIS及其空...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2以又年甘肃省各市(州)相对人均GDP指数(UI)分布图
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自身发展水平低,其周边邻近地区发展水平也较低的低水平趋同类型。从图4·2一3、图4一2一4、图4一2一5可以看出,1900年位于第一象限的地区为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四个市,其中酒泉离原点最近。2以刃年位于第一象限的地区为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五市,其中张掖位于横轴上,金昌和酒泉两市在图上重合。2以只年,位于第一象限的地区为酒泉、嘉峪关、兰州、金昌四城市。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这四个象限所包含的区域在此三个时间段变化不大,但是它们之间的分布特点则发生了一些变化,上述四个城市由分布较为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说明它们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特征明显,酒泉则由远离上述三个城市逐渐向其靠近
图4一2一102仪科年各市(州)人均GDPL。。目Monar、I指数空间关联类型图表4一2一3给出了基于标准正态分布假设检验基础上的1990,2000,2004年各市州Monar,sI指数值及p值。图4一2一7至图4一2一10分别表示了1990年和2004年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显著性水平的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J]. 郭庆旺,贾俊雪. 财贸经济. 2006(02)
[2]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一个空间均衡模型[J]. 彭朝晖,杨开忠. 当代经济科学. 2006(01)
[3]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黄杏元,马晓冬. 地理研究. 2005(06)
[4]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综述[J]. 卢文忠,邓菲. 理论月刊. 2005(11)
[5]基尼系数在东、西部差距分析中的应用——针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五年的成效分析[J]. 袁晓玲,姚慧丽,张婷. 经济师. 2005(10)
[6]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分析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贺瑞,杜跃平. 商场现代化. 2005(29)
[7]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 鲁凤,徐建华. 地理科学. 2005(04)
[8]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 地理科学. 2005(04)
[9]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经济类型的地理格局[J]. 葛莹,姚士谋,蒲英霞,贾凌. 人文地理. 2005(03)
[10]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陈小素,乔旭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3)
本文编号:3020209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2以又年甘肃省各市(州)相对人均GDP指数(UI)分布图
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自身发展水平低,其周边邻近地区发展水平也较低的低水平趋同类型。从图4·2一3、图4一2一4、图4一2一5可以看出,1900年位于第一象限的地区为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四个市,其中酒泉离原点最近。2以刃年位于第一象限的地区为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五市,其中张掖位于横轴上,金昌和酒泉两市在图上重合。2以只年,位于第一象限的地区为酒泉、嘉峪关、兰州、金昌四城市。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这四个象限所包含的区域在此三个时间段变化不大,但是它们之间的分布特点则发生了一些变化,上述四个城市由分布较为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说明它们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特征明显,酒泉则由远离上述三个城市逐渐向其靠近
图4一2一102仪科年各市(州)人均GDPL。。目Monar、I指数空间关联类型图表4一2一3给出了基于标准正态分布假设检验基础上的1990,2000,2004年各市州Monar,sI指数值及p值。图4一2一7至图4一2一10分别表示了1990年和2004年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显著性水平的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J]. 郭庆旺,贾俊雪. 财贸经济. 2006(02)
[2]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一个空间均衡模型[J]. 彭朝晖,杨开忠. 当代经济科学. 2006(01)
[3]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黄杏元,马晓冬. 地理研究. 2005(06)
[4]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综述[J]. 卢文忠,邓菲. 理论月刊. 2005(11)
[5]基尼系数在东、西部差距分析中的应用——针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五年的成效分析[J]. 袁晓玲,姚慧丽,张婷. 经济师. 2005(10)
[6]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分析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贺瑞,杜跃平. 商场现代化. 2005(29)
[7]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 鲁凤,徐建华. 地理科学. 2005(04)
[8]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 地理科学. 2005(04)
[9]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经济类型的地理格局[J]. 葛莹,姚士谋,蒲英霞,贾凌. 人文地理. 2005(03)
[10]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陈小素,乔旭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3)
本文编号:3020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2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