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07:46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对促进我国经济长久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具有极端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推进城市化进程可以实现我国现阶段不均衡的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化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保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在全球化环境中,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本文在借鉴本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从一般到具体、从外围到内核、从理论到实践研究为基本思路,对我国城市化进程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文章从城市化的概念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内容入手,在对我国城市化问题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这对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层发掘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借鉴、吸收已有经验等方面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其互动,从理论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城市化、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
        (二)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 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 本文的选题意义
    四、本文的逻辑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
第一部分 我国城市化历史轨迹及其现状
    一、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
        (一) 1978 年之前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二) 1978 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二、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
        (一) 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
        (二) 城市化质量不高
        (三) 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
        (四) 城市化伴生的生态问题突出
        (五) 城市化发展主要靠市场推动与政府主导
第二部分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其互动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 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力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二) 经济增长、结构转变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三) 市场机制、政策机制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城市化对市场要素的作用
        (二)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三) 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 城市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一、测量指标选取
        (一) 对经济发展水平测算方法
        (二) 对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
        (三) 本文选取的指标
    二、实证分析与结论
        (一) 原始数据的取得
        (二) 回归分析前的准备
        (三) 回归分析
        (四) 小结
第四部分 加快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确立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
        (一) 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战略
        (二) 加快推进城市全球化与开放战略
        (三) 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战略
    二、营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 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二) 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
        (三) 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几对关系
        (一) 正确处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 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 正确处理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全面发展
        (一) 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二)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三) 形成多元化的城市投融资机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道路——成都城市化模式案例研究[J].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厉以宁,蒙代尔,蒲宇飞.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
[2]长沙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J]. 石丹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7)
[3]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探讨[J]. 吴鸣,陈莹莹.  工业技术经济. 2010(02)
[4]城市化与和谐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之构建[J]. 沈新艺.  农业经济. 2010(02)
[5]可持续的城市化[J]. 小约翰·B·柯布,王晓玲.  城市. 2010(01)
[6]加快城市化的政策与体制创新[J]. 徐志宏.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
[7]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农民工城市化路径选择探究[J]. 周建国.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1)
[8]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道路的选择之我见[J]. 代芳宇.  企业导报. 2009(04)
[9]城市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对策探讨[J]. 林秀.  福建农业科技. 2009(01)
[10]城市化模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J]. 盛广耀.  城市问题. 2009(01)

博士论文
[1]论中国城市化[D]. 王放.中国人民大学 1999

硕士论文
[1]信息化发展对新型工业化进程贡献的统计评价问题研究[D]. 李美洲.暨南大学 2005
[2]北碚早期城市化建设与城市管理研究[D]. 李颖.重庆大学 2005
[3]重庆市经济发展对其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性研究[D]. 刘洋.重庆大学 2005
[4]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D]. 吕韬.西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0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20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