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仿真

发布时间:2021-02-11 06:31
  区域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区域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接点和产生新技术及新思想的“孵化器”。识别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和特殊性、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及对其的调控等问题,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这方面问题在中国表现的尤为突出。 首先,在分析国内外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和系统特征入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较早地介入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与调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和区域经济的研究方法,首次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对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灵敏性分析,对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仿真。 第三,在模型预测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等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和粮棉生产基地,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政府角度,应对区域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强区域统筹管理,建立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在区域层次上,综合考虑区域的功能...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引言
        1.1.1 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
        1.1.2 黄河三角洲区域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我国区域发展研究不足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提出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方法路线
        1.3.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及其发展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人地系统理论
        2.1.2 生态承载力理论
        2.1.3 环境价值理论
        2.1.4 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2.1.5 协调发展理论
    2.2 系统科学理论
        2.2.1 自组织系统理论
        2.2.2 复合系统理论
        2.2.3 控制论
        2.2.4 博弈论
    2.3 区域系统分析方法
        2.3.1 区域系统特征
        2.3.2 分析方法比较
    2.4 系统动力学
        2.4.1 系统动力学理论
        2.4.2 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2.4.3 系统动力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3.1 黄河三角洲自然条件
        3.1.1 自然资源
        3.1.2 黄河中下游自然灾害
    3.2 黄河三角洲产业基础
        3.2.1 农业发展状况
        3.2.2 工业发展状况
    3.3 黄河三角洲社会发展
        3.3.1 基础设施
        3.3.2 人口状况
        3.3.3 政府博弈
第四章 构建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SD模型
    4.1 黄河三角洲区域系统结构
        4.1.1 建立SD模型的目的
        4.1.2 区域系统结构
    4.2 黄河三角洲区域SD模型子系统
        4.2.1 人口子系统
        4.2.2 农业子系统
        4.2.3 工业及其它产业子系统
        4.2.4 环境子系统
        4.2.5 水资源子系统
        4.2.6 生产总值子系统
第五章 基于SD模型的方程及其验证
    5.1 系统参数的确定
        5.1.1 Excel软件计算
        5.1.2 SPSS软件计算
        5.1.3 MATLAB软件计算
    5.2 系统动力学数学方程
        5.2.1 人口子系统方程
        5.2.2 农业子系统方程
        5.2.3 工业及其它产业子系统方程
        5.2.4 环境子系统方程
        5.2.5 水资源子系统方程
        5.2.6 生产总值子系统方程
    5.3 黄河三角洲区域SD模型检验
        5.3.1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3.2 模型灵敏度分析
第六章 系统仿真综合结果分析及对策
    6.1 仿真综合结果分析
        6.1.1 黄河三角洲自然演变模式
        6.1.2 黄河三角洲调控试验模式
    6.2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6.2.1 区域统筹规划调控
        6.2.2 区域人口系统调控对策
        6.2.3 区域农业系统调控对策
        6.2.4 区域工业系统调控对策
        6.2.5 区域资源环境系统调控对策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量表
附录二 系统动力学模型总流图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强生态承载力的崇明岛建设模式[J]. 韩传峰,陈建业,刘惠敏.  自然灾害学报. 2005(04)
[2]基于FAHP的黄河中下游灾害系统脆性评价[J]. 孙庆荣,韩传峰,陈建业,吴启迪.  自然灾害学报. 2005(03)
[3]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 方创琳.  地理学报. 2004(S1)
[4]生态足迹法在郑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 赵勇,李树人,寇刘秀,宋艳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4)
[5]泥沙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过程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 倪晋仁,李秀霞,薛安,李英奎,韩鹏,李天宏,刘仁志.  自然灾害学报. 2004(05)
[6]地理学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研究现状评述[J]. 赵明华,韩荣青.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05)
[7]山东省海洋灾害及防治研究[J]. 张绪良.  海洋通报. 2004(03)
[8]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 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  管理科学学报. 2004(02)
[9]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J]. 宋世涛,魏一鸣,范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2)
[10]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对复杂系统脆性问题的研究[J]. 金鸿章,郭健,韦琦.  舰船电子工程. 2004(02)

硕士论文
[1]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空间协调分析及动态模拟研究[D]. 杨志恒.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管理决策建模研究[D]. 张力菠.南京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28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28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