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21:2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将集中表现为各区域之间的产业竞争,产业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核心力量。整体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当前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制造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苏中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制造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基础、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苏中制造业与苏南的差距不断增大、与苏北的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明显存在。因此了解苏中制造业竞争力在全省的地位、优势及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提升苏中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的客观要求。因此开展制造业竞争力问题研究,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苏中三市(扬州、泰州、南通)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力求用数据说明问题,实证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过程分两步,首先分析区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通过比较区域间相同产...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1.1 竞争力
1.3.1.2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1.3.1.3 产业竞争力的分类
1.3.2 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3.2.1 国外研究综述
1.3.2.2 国内研究综述
1.4 文章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2 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分析
2.1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
2.2 制造业的分类
2.3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3.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2.3.1.1 比较优势理论
2.3.1.2 竞争优势理论
2.3.1.3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2.1 产业集群理论
2.3.2.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
3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3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3.3.1 因子分析法
3.3.2 偏离-份额分析法(ss 分析法
4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4.1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因子分析
4.1.3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1.4 结果分析与评价比较
4.2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偏离-份额分析(2000/2005)
4.2.1 南通制造业竞争力ss 分析
4.2.2 扬州制造业竞争力ss 分析
4.2.3 泰州制造业竞争力ss 分析
4.2.4 小结
5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5.1 制造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5.1.1 产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不明显
5.1.2 资本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弱
5.1.3 产业经营效率低,企业增值能力不强
5.1.4 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集聚效应差
5.2 提升苏中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5.2.1 明确区域分工,承接国内外制造业产业转移
5.2.2 加强产业集聚,形成有特色的制造业集中地
5.2.3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5.2.4 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5.2.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制造业地区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 张兆同,魏瑜,张文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长三角苏、浙、沪三地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 朱海就.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4)
[3]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 朱春奎. 生产力研究. 2003(06)
[4]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从行业角度分析[J]. 武义青,马银戌,顾培亮.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3(06)
[5]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 刘小铁,欧阳康. 当代财经. 2003(11)
[6]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J]. 赵彦云,甄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3)
[7]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J]. 贾若祥,刘毅.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2)
[8]江苏省制造业区域竞争力分析[J]. 张金华,俞金红. 江苏统计. 2002(03)
[9]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 陈红儿,陈刚. 中国软科学. 2002(01)
[10]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J]. 陈晓声. 上海经济. 2001(06)
硕士论文
[1]洛阳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 贠雅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2]湖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谭美莹.中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8005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1.1 竞争力
1.3.1.2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1.3.1.3 产业竞争力的分类
1.3.2 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3.2.1 国外研究综述
1.3.2.2 国内研究综述
1.4 文章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2 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分析
2.1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
2.2 制造业的分类
2.3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3.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2.3.1.1 比较优势理论
2.3.1.2 竞争优势理论
2.3.1.3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2.1 产业集群理论
2.3.2.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
3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3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3.3.1 因子分析法
3.3.2 偏离-份额分析法(ss 分析法
4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4.1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因子分析
4.1.3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1.4 结果分析与评价比较
4.2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偏离-份额分析(2000/2005)
4.2.1 南通制造业竞争力ss 分析
4.2.2 扬州制造业竞争力ss 分析
4.2.3 泰州制造业竞争力ss 分析
4.2.4 小结
5 苏中制造业竞争力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5.1 制造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5.1.1 产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不明显
5.1.2 资本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弱
5.1.3 产业经营效率低,企业增值能力不强
5.1.4 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集聚效应差
5.2 提升苏中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5.2.1 明确区域分工,承接国内外制造业产业转移
5.2.2 加强产业集聚,形成有特色的制造业集中地
5.2.3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5.2.4 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5.2.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制造业地区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 张兆同,魏瑜,张文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长三角苏、浙、沪三地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 朱海就.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4)
[3]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 朱春奎. 生产力研究. 2003(06)
[4]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从行业角度分析[J]. 武义青,马银戌,顾培亮.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3(06)
[5]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 刘小铁,欧阳康. 当代财经. 2003(11)
[6]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J]. 赵彦云,甄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3)
[7]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J]. 贾若祥,刘毅.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2)
[8]江苏省制造业区域竞争力分析[J]. 张金华,俞金红. 江苏统计. 2002(03)
[9]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 陈红儿,陈刚. 中国软科学. 2002(01)
[10]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J]. 陈晓声. 上海经济. 2001(06)
硕士论文
[1]洛阳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 贠雅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2]湖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谭美莹.中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8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2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