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15:00
  行政区划的改革,目前已成为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热点的形成,是从广大民众对全国范围内省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全情关注和热烈探讨发端的,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有行政区划的不合理。进一步探究当前行政区划不合理的根源,我们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基础的状态,行政区划作为行政管理体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状况。从这一基点看开去,笔者选择了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立论,探讨行政区划的合理化。行政区划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国家行政管理和政治统治的需要,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和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实行行政区域的分级划分,将国家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系统,并在各个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建立政府公共管理网络,为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明确空间定位。省,是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自元朝始,历经元、明、清及民国,延续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行政区划战略的重要内...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研究


元代行政区划复式体系资料来源: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存在问题及原因,层级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系统

示意图,六边形,圆形,示意图


形是最优的政区形状(如图 5-1 所示)(浙江省政区是典型是六边形状。省级政区的形状类型有:方形、六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形、哑铃形和纺锤形。)我国幅员面积较大,各地自然及人文条件相差能在全国应用这种区划模型。在认真考虑了人口、面积、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基础上,也力求接近这种理想的区划模型结构方案地图中可以看到,长江、黄河下游及南部沿海地区基本呈蜂窝状排都能以一个较大城市形成一个高度结合的综合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废除“市管县”为突破口 推进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J]. 水延凯,柳祥珍.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2]现代化视野下的行政区划层级、幅度改革[J]. 史卫东.  泰山学院学报. 2005(01)
[3]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一种现实主义的分析[J]. 李金龙.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4]行政区划改革的适应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黄瑛,张伟,程同升.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5]我国需要调整省级区划[J]. 王凌峰.  中国国情国力. 2004(01)
[6]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难点探析[J]. 郑为汕.  理论探索. 2003(06)
[7]组织扁平化与行政区划[J]. 何伟.  行政论坛. 2003(04)
[8]新时期中国城市型政区改革的思路[J]. 刘君德.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7)
[9]组织扁平化理论与行政体制创新[J]. 何伟.  探索. 2003(02)
[10]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究[J]. 段七零.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046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46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