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GRA-TOPSIS的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0:18

  本文关键词:基于GRA-TOPSIS的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生态”是由周小川在国内最早提出的、仿生学的概念。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在内的金融体系,而且波及并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时至今日,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除。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体系机制不健全和金融风险监管不力。而金融生态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问题,因为金融生态和谐的重要标志就是金融体系中各参与方与外部金融环境的和谐。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指标、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该评价过程和结果作为决策依据,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健全金融体系的机制体制,有效管控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计划。为了服务并进一步深化国家的这一战略计划,国务院于2010年正式批复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中部四大城市群之一。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这对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优化皖江示范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推动金融业的繁荣,从而促进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并区分了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接着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金融生态环境相关的评价方法。然后通过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四个方面对皖江城市带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总体分析,并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再次,文章以皖江城市带内九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通过五个维度,21个指标,运用GRA-TOPSIS方法与模型,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权,对示范区内9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和皖江地区自身的特点,提出优化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来促进皖江城市带金融业的繁荣,进而推动皖江城市带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GRA-TOPSIS 灰色关联 皖江城市带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7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4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6-18
  • 1.1.1 研究背景16-17
  • 1.1.2 研究意义17-1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8-2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20-21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21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1-23
  • 1.3.1 研究内容21-22
  • 1.3.2 研究方法22-23
  • 1.4 研究内容框架图23-24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24-34
  • 2.1 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界定及内涵24-28
  • 2.1.1 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界定24-26
  • 2.1.2 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26-27
  • 2.1.3 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27-28
  • 2.2 相关理论基础28-31
  • 2.2.1 生态学理论28-29
  • 2.2.2 金融结构论29-30
  • 2.2.3 金融深化理论30-31
  • 2.3 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31-33
  • 2.3.1 层次分析法(AHP)32
  • 2.3.2 GRA-TOPSIS法32-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34-45
  • 3.1 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状况34-42
  • 3.1.1 经济发展34-37
  • 3.1.2 金融发展37-40
  • 3.1.3 信用环境40
  • 3.1.4 法制环境40-41
  • 3.1.5 政府行为41-42
  • 3.2 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42-44
  • 3.2.1 经济环境问题42-43
  • 3.2.2 金融发展问题43
  • 3.2.3 信用环境问题43
  • 3.2.4 法制环境问题43-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45-52
  • 4.1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45-48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45-46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6-47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47-48
  • 4.2 GRA-TOPSIS方法的建模机理48-51
  • 4.2.1 标准化指标数据49
  • 4.2.2 权重的确定49-50
  • 4.2.3 对标准化的指标数据加权50
  • 4.2.4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50-51
  • 4.2.5 基于加权灰色关联系数的TOPSIS方法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52-60
  • 5.1 数据搜集与处理52-55
  • 5.1.1 指标权重的确定52
  • 5.1.2 计算加权灰色关联系数52-55
  • 5.2 运用TOPSIS方法进行最终测度55-58
  • 5.3 影响因素和区域差异分析58-59
  • 5.3.1 影响因素分析58-59
  • 5.3.2 区域差异分析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第六章 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研究60-64
  • 6.1 夯实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增长60-61
  • 6.1.1 产业调整、优化和升级60-61
  • 6.1.2 统筹兼顾61
  • 6.2 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发展61-62
  • 6.2.1 提高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利用效率61
  • 6.2.2 对传统银行进行体系结构优化61
  • 6.2.3 努力发展保险业61-62
  • 6.3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62
  • 6.4 健全社会保障系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62-63
  • 6.5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执政效率63
  • 6.6 本章小结63-64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4-66
  • 7.1 结论观点与主要贡献64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64-65
  • 7.3 研究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陈亮;姚启俊;;把握重大战略机遇 推动安徽奋力崛起——我省召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J];江淮;2010年02期

2 方昕;吴苗苗;;皖江城市带中的浙江机遇[J];今日浙江;2010年15期

3 ;皖江如练系民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充分就业专题[J];中国就业;2010年07期

4 胡德平;;抓住新机遇 打造新平台——安徽省出台多项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业新措施[J];中国就业;2010年07期

5 郑兰祥;吴瑶;;金融支持产业转移对策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34期

6 程霞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许成真;丰荣基;张一峰;伍涛;;浅析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8 彭玉华;;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因素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陈旭;;皖江城市带汽车产业的广域集群[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9期

10 朱盛毅;许跃辉;郭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循环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汝幸;;皖江城市带森林碳汇的空间分布[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实施立法意见[N];安庆日报;2009年

2 安视;40条政策为“皖江城市带”助力[N];安徽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叶立新 张文连;“皖江城市带”领航安徽工业迅跑[N];安徽经济报;2010年

4 记者 李国政;出台二十四项措施支持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N];中国工商报;2010年

5 记者 洪敬谱;实施24条措施推进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6 记者 李道龙;孙志刚来芜调研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N];芜湖日报;2010年

7 张珍珠;皖江城市带谋求区域竞争力[N];中国经营报;2012年

8 闵继胜;以“四个转变”促皖江城市带农业升级[N];安徽日报;2014年

9 张廷龙;推动皖江城市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N];安徽日报;2014年

10 马丽;专家出谋繁荣皖江城市带[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媛;皖江城市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2 邓小舟;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邱立伟;基于GRA-TOPSIS的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王立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与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6 顾成友;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7 吴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汪永刚;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及其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9 郭媛媛;皖江城市带的产业集聚与整合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10 于继忠;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能源约束与效率优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RA-TOPSIS的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12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