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条件及制约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9:11
  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的比重在全球经济活动中迅速提高,世界各国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建立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者缔结贸易协定,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上是近邻,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程度相当高,互补性很强,因此要在三国间开展经济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有可能的。本文分析了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和条件,并提出了自己对影响自由贸易区建立因素的想法和建议。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第二部分对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综述。一体化理论主要包括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大市场理论和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可以借鉴欧盟的实践经验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经验。第三部分探讨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条件和基础。本文分别从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投资关系以及三国之间经济的互补性入手,分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分析了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本文主要从中日韩贸易收支不平衡,以及美国、东亚合作...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条件及制约因素研究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

曲线,赋水,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


(2)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的核心观点①部分平衡图式如图2.4所示,I国和n国x、Y两种商品的成本递减曲线,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假定X商品全由I国生产,并把11国XZ一方面业化后,Y商品全由11国生产,并把I国Yl量的市场提供给11国实线的高度表示两国分别量的市场提供给I国;另。两国集中生产、实行专如虚线所示,两种商品的成本都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EC框架下中日韩三国的便利化举措[J]. 吕刚.  发展研究. 2010(03)
[2]中日韩区域贸易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角度[J]. 张鸿,彭璟,王悦.  国际商务研究. 2009(04)
[3]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难题[J]. 王玥.  当代经济. 2009(09)
[4]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对广西参与区域合作的实践意义[J]. 李振艺.  商场现代化. 2009(02)
[5]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韩进出口关系的分析[J]. 李辉,侯铁珊.  国际贸易问题. 2008(10)
[6]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FTA战略选择:基于CGE模型的比较研究[J]. 赵金龙.  东北亚论坛. 2008(05)
[7]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J]. 徐长文.  对外经贸实务. 2008(09)
[8]欧盟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经验与教训[J]. 王小进,何奇频.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7)
[9]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J]. 崔同宜.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7)
[10]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J]. 梁碧波.  学术论坛. 2008(06)

硕士论文
[1]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 潘吉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5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95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c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