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生产网络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1-07-22 11:41
近年来,模块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复杂产品的设计过程,从本质上改变了产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和产业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设计方法在价值链上的动态演进和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成为一种能够更加积极地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生产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以“可编码的”信息相互连接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在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层级组织中,品牌企业位于最高层级,模块供应商则处于较低的层级,两者之间由系统信息相连接,在遵守系统信息的前提下,模块供应商有独立设计和研发模块的权限,负责设计模块的个别信息。模块供应商之间的功能性联系由共同的“界面”以“可编码的”信息形式共享。模块化生产网络内部受企业核心能力的制约,外部受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全球化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迅速地进行响应,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速度,从而实现了价值创新,即同时为企业与客户创造了价值,在重塑原有市场的同时,开拓了新的市场。模块化生产网络在空间上表现为全球范围的分散和区域范围的集...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模块化的基本形式
得注意的是,这种层级式结构在本质上不同于纵向(垂直)一体化组织的层级结构:纵向一体化组织的层级结构是一种组织内部结构,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是由内部结构向外部结构的扩展(见图3.3)。一体化组织结构模块化生产网络组织结构哀 哀哀 哀哀哀一斗 斗 屯 屯屯 屯叹一 -----必”-丁几心卜· ---、 、、 、丫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恶 恶恶恶 恶恶黔恕丫 丫 SSSSSSSSSSSSSS、一 一一 SSSSSSSSSSSS声声声声声声声声声 声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SSS、 、、 、、、、一.红 红红 红袱 袱袱 袱袱 袱冲犷 犷犷 犷产计生设销售{S图3.3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模型)资料来源:基于sturgeon, 2002:Figure2.注:灰色部分表示较高层级组织的内部结构,其外部为较低的模块层级组织。此外,纵向一体化组织的层级之间通过组织内部制度性的安排而相互连接,相比之下,由于建立在价值链模块化基础之上,模块化生产网络组织的层级之间则“摆脱”了这种强制性的约束。较高层级的组织通过“可编码的”信息与外部的下一级模块组织之间建立了一种功能性而非制度性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较高层级的组织可以自由地选择符合一般的设计规则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作为模块化供应商,与此同时,下一级的模块组织则可以通过“隐性的”信息相互之间展开“背靠背”竞争
创新不是简单的价值创造,而是价值创造与开拓新的市场相结合,目的是为企业自身和客户两方创造新价值。不难看到,模块化生产网络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价值创新的流程(见图3.4)。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作为系统设计师的品牌企业要首先洞悉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企业的战略,设计出明确的规则。企业在设计规则时要进行创新,并将产品按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然后“采购”模块,即寻找到合适的模块供应商。在系统进行集成和检测后,明确的设计规则(系统信息)被确定下来。按照这一规则,模块供应商要独立地进行隐性的规则(个别信息)的设计和对应模块的生产。这些企业设计个别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而后,这些模块将会被组装成产品,并且通过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的检测。最终,“整合”后的产品被销售到市场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构建研究[J]. 刘春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06)
[2]模块化生产网络——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组织与分工模式[J]. 董俊武,陈震红.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9(06)
[3]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趋势[J]. 张蕴岭. 当代亚太. 2009(04)
[4]中国崛起与东亚生产网络重构[J]. 唐海燕,张会清. 中国工业经济. 2008(12)
[5]东亚的产业分工体系及其结构性不平衡[J]. 陈建安. 世界经济研究. 2008(04)
[6]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产业组织形态研究[J]. 柯颖,王述英.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8)
[7]东亚地区经济内部化及产业分工体系研究[J]. 张伯伟,彭支伟. 南开学报. 2006(05)
[8]产业网络的复杂性研究与实证[J]. 李守伟,钱省三. 科学学研究. 2006(04)
[9]模块生产网络研究[J]. 孙晓峰. 中国工业经济. 2005(09)
[10]模块化、组织柔性与虚拟再整合产业组织体系[J]. 朱瑞博. 产业经济评论. 2004(02)
本文编号:329708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模块化的基本形式
得注意的是,这种层级式结构在本质上不同于纵向(垂直)一体化组织的层级结构:纵向一体化组织的层级结构是一种组织内部结构,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是由内部结构向外部结构的扩展(见图3.3)。一体化组织结构模块化生产网络组织结构哀 哀哀 哀哀哀一斗 斗 屯 屯屯 屯叹一 -----必”-丁几心卜· ---、 、、 、丫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恶 恶恶恶 恶恶黔恕丫 丫 SSSSSSSSSSSSSS、一 一一 SSSSSSSSSSSS声声声声声声声声声 声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SSS、 、、 、、、、一.红 红红 红袱 袱袱 袱袱 袱冲犷 犷犷 犷产计生设销售{S图3.3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模型)资料来源:基于sturgeon, 2002:Figure2.注:灰色部分表示较高层级组织的内部结构,其外部为较低的模块层级组织。此外,纵向一体化组织的层级之间通过组织内部制度性的安排而相互连接,相比之下,由于建立在价值链模块化基础之上,模块化生产网络组织的层级之间则“摆脱”了这种强制性的约束。较高层级的组织通过“可编码的”信息与外部的下一级模块组织之间建立了一种功能性而非制度性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较高层级的组织可以自由地选择符合一般的设计规则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作为模块化供应商,与此同时,下一级的模块组织则可以通过“隐性的”信息相互之间展开“背靠背”竞争
创新不是简单的价值创造,而是价值创造与开拓新的市场相结合,目的是为企业自身和客户两方创造新价值。不难看到,模块化生产网络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价值创新的流程(见图3.4)。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作为系统设计师的品牌企业要首先洞悉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企业的战略,设计出明确的规则。企业在设计规则时要进行创新,并将产品按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然后“采购”模块,即寻找到合适的模块供应商。在系统进行集成和检测后,明确的设计规则(系统信息)被确定下来。按照这一规则,模块供应商要独立地进行隐性的规则(个别信息)的设计和对应模块的生产。这些企业设计个别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而后,这些模块将会被组装成产品,并且通过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的检测。最终,“整合”后的产品被销售到市场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构建研究[J]. 刘春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06)
[2]模块化生产网络——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组织与分工模式[J]. 董俊武,陈震红.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9(06)
[3]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趋势[J]. 张蕴岭. 当代亚太. 2009(04)
[4]中国崛起与东亚生产网络重构[J]. 唐海燕,张会清. 中国工业经济. 2008(12)
[5]东亚的产业分工体系及其结构性不平衡[J]. 陈建安. 世界经济研究. 2008(04)
[6]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产业组织形态研究[J]. 柯颖,王述英.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8)
[7]东亚地区经济内部化及产业分工体系研究[J]. 张伯伟,彭支伟. 南开学报. 2006(05)
[8]产业网络的复杂性研究与实证[J]. 李守伟,钱省三. 科学学研究. 2006(04)
[9]模块生产网络研究[J]. 孙晓峰. 中国工业经济. 2005(09)
[10]模块化、组织柔性与虚拟再整合产业组织体系[J]. 朱瑞博. 产业经济评论. 2004(02)
本文编号:3297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9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