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20:03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是区域经济腾飞的引擎,是产业发展的命脉。金融的正常有效运行,会使经济体中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国民经济将会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云南省作为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陆路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最早与周边国家开展金融合作的省份,云南沿边金融特色鲜明,跨境金融和泛亚金融合作潜力巨大。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会极大地激发云南及周边国家的金融活力,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周边化铺平道路,带动我国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继而为我国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深化实施。然而,长期以来,云南省的金融业发展得不到重视,云南省金融业发展闭塞,未能充分利用沿边优势,跨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贸易发展已严重不匹配,金融组织体系严重不健全,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开展业务少,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发展严重不足,资本市场未能充分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性。再加上,云南省周边地区政治的不稳定、国情的复杂,国家对云南地区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不足,云南省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发展步履艰难。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一部委联合下发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为落实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得到了省内金融科研工作者及专家的关注。笔者基于对云南省金融业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云南地区的热爱,希望能在研究生毕业之际能够用三年所学知识为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真正能学有所用。本文立足于实地调研,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充分调研了云南省金融办、云南省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省银监局以及昆明市、文山州、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八地州的金融监管部门,并咨询了大量拥有多年金融监管经验的工作人员,并在后期根据收集的调研资料辅之以理论分析,旨在解决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除引言、结论和展望外包括四个部分,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二章根据调研资料具体分析了云南省及云南周边南亚、东南亚邻国经济金融环境。第三章采用了VAR模型的建立,对云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云南省金融规模的扩大将会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起到正相关作用,而由于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金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关系,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云南金融改革及金融开放的必要性。第四章分析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障碍。第五章结合云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障碍,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快推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沿边金融 改革试验区 云南省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导言12-22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12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12-14
  • 一、有利于推动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12-13
  • 二、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周边化的迫切需要13
  • 三、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13-14
  • 四、有利于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14
  • 五、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稳定及民族团结14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4-19
  • 一、金融开放的界定14-15
  • 二、沿边开放的研究综述15-16
  • 三、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究综述16-17
  • 四、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17-18
  • 五、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18-19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9-20
  • 第五节 本文创新之处20-22
  • 第二章 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经济金融环境分析22-48
  • 第一节 中国及云南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22-26
  • 一、国内经济发展状况22
  • 二、越南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2-23
  • 三、缅甸的经济发展状况23-24
  • 四、老挝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4
  • 五、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4-25
  • 六、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5-26
  • 第二节 云南省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内金融发展现状26-48
  • 一、云南省经济发展状况26-29
  • 二、云南省整体金融发展状况29-36
  • 三、沿边各地州的金融发展状况36-48
  • 第三章 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48-55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和定义48-49
  • 第二节 基于云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49-53
  • 一、平稳性检验49-50
  • 二、VAR模型的建立50-51
  • 三、脉冲响应分析51-52
  • 四、方差分解52-53
  • 第三节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53-55
  • 第四章 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障碍55-62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着沿边金融开放进程55-56
  • 一、云南省经济实力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55
  • 二、云南生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着沿边金融开放进程55-56
  • 第二节 云南生周边国家政局不稳定、国情复杂56-57
  • 一、云南省周边部分国家国内政治环境不稳定56
  • 二、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存在投资壁垒56
  • 三、周边国家国情复杂,国家间双向交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56-57
  • 第三节 云南省微观金融体系中的主要问题57-60
  • 一、云南省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57
  • 二、人民币跨境结算、流通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57-58
  • 三、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政策制约依旧存在58-59
  • 四、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制约着社会融资的有效性59
  • 五、云南省金融机构跨国经营进程缓慢59
  • 六、金融机构缺乏金融创新积极性59-60
  • 七、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政策制约依旧存在60
  • 第四节 沿边地州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60-62
  • 一、金融基础设施薄弱60
  •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60-61
  • 三、农村金融服务工作进展缓慢61
  • 四、试验区缺乏“特事特办”的工作支持61-62
  • 第五章 加快推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建议62-74
  • 第一节 夯实改革试验区内经济基础,助推跨境金融发展62-64
  • 一、加强云南互联互通建设62
  • 二、全面支持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源开发62-63
  • 三、加快云南省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63
  • 四、继续加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贸易发展63-64
  • 第二节 支持跨境金融合作,扩大沿边金融开放64-65
  • 一、加快签订结算、清算协议,积极推进金融合作64
  • 二、建立跨境金融监管、金融改革的协调机制64-65
  • 三、打造云南省沿边地区跨境金融合作交流平台65
  • 四、积极探索中央与地方、省际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65
  • 第三节 加大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的支持力度65-67
  • 一、在云南地区搭建人民币对非自由兑换货币的交易平台65-66
  • 二、完善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建设66
  • 三、大力推进“三农”金融改革创新66-67
  • 第四节 完善试验区金融机构体系67-68
  • 一、加大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力度67
  • 二、积极引进国外金融机构在沿边改革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67-68
  • 三、引导国内金融机构有策略的进行跨国经营68
  • 四、引导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的业务良性发展68
  • 第五节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68-70
  • 一、探索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的建立68-69
  • 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到香港及海外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69
  • 三、引入国外资本设立外资股权基金、合资股权基金69
  • 四、构建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企业资本的合理流动69-70
  • 五、积极支持省内企业上市70
  • 第六节 优化改革试验区内金融生态环境70-72
  • 一、完善金融机构的立法71
  • 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71-72
  • 第七节 完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风险控制机制72-74
  • 一、建立人民币跨境流通监测体系72
  • 二、探索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72
  • 三、完善金融执法体系,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72-73
  • 四、建立国别风险评估的长效机制73-7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4-76
  • 第一节 结论74-75
  • 第二节 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81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刚;;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争[J];决策;2007年05期

2 田里;吕天云;;建立“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J];思想战线;2008年04期

3 徐光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剑指何方[J];前进论坛;2009年06期

4 吕华鲜;程道品;;基于“飞地”理论的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5 唐基苏;;发挥党校科研职能 为构建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言献策——全市党校系统“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理论研讨会剪影[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6 索宝凤;王华;;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创意选择——旅游志愿者服务体系[J];市场论坛;2012年01期

7 中国建设银行温州分行课题组;诸葛衍权;;银行业对接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策略浅探[J];浙江金融;2012年05期

8 高齐云;;论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超前性[J];学术研究;1988年05期

9 ;湖南省资源优化配置综合改革试验区欢迎您[J];企业家天地;1998年09期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波;;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下创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的构想[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叔子;;发挥优势 放眼未来[A];2007中国科协年会院士专家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谢朝柱;;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社会——关于长株潭创建“两型”社会的一点对策建议[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波;我市代表热议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N];桂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贵术中;我市积极申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N];张家界日报;2010年

3 黄阐 王清荣;加快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 试验区新的动员令和进军号[N];桂林日报;2011年

4 记者 文新军;市人大召开相关专家学者座谈会[N];桂林日报;2011年

5 记者 乔晓莹;自治区政协助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N];广西日报;2014年

6 沈,

本文编号:346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6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