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12:36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从国际层面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所出现的一种内在趋势;从国内层面看,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既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根本要求,也是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加速发展和成长的迫切需要。因此,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是,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以及进程步伐的快慢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招商引资中各城市之间的拼地价、拼税收政策造成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土地价格混乱、区域土地低效利用等土地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区域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从一体化要求的视野出发提出建立长三角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设想,在目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与区域土地市场存在问题的矛盾出发,分析了目前长三角地区土地市场由于行政分割、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缺乏统一的价格指导与统一的土地市场管理机制,结果造成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土地价格偏离正常价格,土地市场较为混乱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建设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设想,并分析了建设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同时建立了区域基准...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


研究区域图

土地分等,区域城市,质量综合指数


图4一3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分等结果图Fig.4一 3Resultofurbanlandelass沮cationinyangtzeDelta由图4一3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土地等级由上海为中心,往两侧土地等级逐渐降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城市等别都较高,而南通、泰州、扬州这三个苏中地区则相对落后,受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制约,城市土地等别排在后面,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因而城市等别较高,其他几个城市受城市区位及集聚规模的影响,城市土地等别相对较低。四、区域城市基准地价体系建立(一)土地分等质量综合指数与基准地价相关曲线方程的建立城市土地分等质量综合指数与地价都是反映土地质量的量化指标,所以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这样就可在区域土地分等的基础上,分用途建立城市基准地价和土地分等质量综合指数数学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省城镇土地分等研究[J]. 范黎,吴群.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01)
[2]城镇基准地价平衡研究[J]. 张步,刘建朝,张近凤.  中国土地. 2006(07)
[3]土地短缺成为制约长三角发展要素[J]. 曹建海.  中国投资. 2006(02)
[4]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历史演进[J]. 邵忍丽.  商场现代化. 2006(04)
[5]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J]. 平新乔.  财贸经济. 2004(05)
[6]长三角土地之忧[J]. 黄贤金.  中国改革. 2004(05)
[7]长三角隐忧[J]. 新望.  中国改革. 2004(05)
[8]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制度转型[J]. 谢晓波.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4(02)
[9]京津市场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J]. 马清华.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3(08)
[10]经济全球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放问题四题[J]. 刘志彪.  南京社会科学. 2003(07)

博士论文
[1]城市土地市场运行与政策控管研究[D]. 李涛.南京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非农化分析[D]. 牛高华.南京农业大学 2006
[2]江苏省城乡结合部地价一体化研究[D]. 张丽.南京师范大学 2005
[3]经济转型期中国土地市场建立与管理研究[D]. 宋玉波.南京农业大学 2004
[4]杜尔伯特城镇基准地价体系研究[D]. 师繁伟.东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85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85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