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01:4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而从我国国内情况来看,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应运而生。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媒介、导向和调节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可以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金融资本同区域内产业资本的融合,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与金融的联动发展与合轨运行。本文首先对区域金融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立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现状,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指出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具备可行性,同时对制约金融合作的诸多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泛珠三角金融合作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指出为保障金融合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四大合作机制:金融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并且从宏观政策层面为泛珠金融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在探讨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分层实施构想上,本文基于前文的分析,指出率先实现粤港金融一体化是泛珠三角金融合作的现实选择与核心步骤,同时,应稳步推进其他省区与广东的合作,以尽快缩小差距,最终推动9省2区经济金融...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泛珠三角成员地理位置图
图 5.1 香港零售银行税前盈利增长图港金融管理局 2005 年年报.1 和图 5.2 所示,香港银行业的税前盈利增长和税后年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回落,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稳步业盈利能力的显著提高,而零售银行 2005 年呆坏账准备金 0.01%[48],说明香港银行业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而包括,其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加上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和
图 5.1 香港零售银行税前盈利增长图:香港金融管理局 2005 年年报 5.1 和图 5.2 所示,香港银行业的税前盈利增长和税后资产回报98 年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回落,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稳步上升,表行业盈利能力的显著提高,而零售银行 2005 年呆坏账准备金占平均总负 0.01%[48],说明香港银行业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而包括广东在内业,其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加上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和虽经过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泛珠三角区域金融联动的探析与展望[J]. 黄正新,李远礼.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05)
[2]在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上促进资本流动与融合[J]. 李明昌. 西南金融. 2006(09)
[3]广西参与泛珠区域金融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 蓝小林.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机构合作机理探讨[J]. 陈燕珊,张丽,朱丹,龙敏. 特区经济. 2006(06)
[5]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区域金融一体化研究[J]. 张玉明,张会丽,燕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6]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产业整合中的金融合作[J]. 黄勇民,蓝磊. 学术论坛. 2005(12)
[7]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与政策建议[J]. 卞志村,傅进,毛泽盛. 金融纵横. 2005(11)
[8]构建泛珠三角金融合作的保障体系[J]. 何传添. 南方金融. 2005(07)
[9]“泛珠”合作打造共赢金融平台[J]. 黄剑丰. 华南金融电脑. 2005(07)
[10]从分工的角度看“泛珠三角”地区的竞争优势[J]. 魏丽华.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567402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泛珠三角成员地理位置图
图 5.1 香港零售银行税前盈利增长图港金融管理局 2005 年年报.1 和图 5.2 所示,香港银行业的税前盈利增长和税后年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回落,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稳步业盈利能力的显著提高,而零售银行 2005 年呆坏账准备金 0.01%[48],说明香港银行业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而包括,其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加上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和
图 5.1 香港零售银行税前盈利增长图:香港金融管理局 2005 年年报 5.1 和图 5.2 所示,香港银行业的税前盈利增长和税后资产回报98 年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回落,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稳步上升,表行业盈利能力的显著提高,而零售银行 2005 年呆坏账准备金占平均总负 0.01%[48],说明香港银行业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而包括广东在内业,其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加上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和虽经过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泛珠三角区域金融联动的探析与展望[J]. 黄正新,李远礼.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05)
[2]在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上促进资本流动与融合[J]. 李明昌. 西南金融. 2006(09)
[3]广西参与泛珠区域金融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 蓝小林.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机构合作机理探讨[J]. 陈燕珊,张丽,朱丹,龙敏. 特区经济. 2006(06)
[5]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区域金融一体化研究[J]. 张玉明,张会丽,燕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6]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产业整合中的金融合作[J]. 黄勇民,蓝磊. 学术论坛. 2005(12)
[7]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与政策建议[J]. 卞志村,傅进,毛泽盛. 金融纵横. 2005(11)
[8]构建泛珠三角金融合作的保障体系[J]. 何传添. 南方金融. 2005(07)
[9]“泛珠”合作打造共赢金融平台[J]. 黄剑丰. 华南金融电脑. 2005(07)
[10]从分工的角度看“泛珠三角”地区的竞争优势[J]. 魏丽华.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567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6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