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心城区发展的基本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29 15:41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城市各城区之间的发展日趋平衡,毕业论文范文中心城区逐渐失去发展优势,加之城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要求中心城区在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上作出必要的调整。而现有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关注点重在城市层面,对于城区尤其是中心城区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中心城区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其他中心城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心城区发展的基本模式

1.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述所谓中心城区是指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多种综合中心[1]23。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等比较集中发达的城区都可以称作中心城区。所谓经济发展模式则可以参照费孝通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概念。其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2]28。综合起来,所谓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指处在城市中心的城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本文试图由此对具有一定发展特色的、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区的发展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区域发展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区域经济研究方面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2.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各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模式。本文按照国内中心城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将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现代服务业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利用原有产业聚集带,政府科学规划,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的区域,代表城区是上海卢湾区。卢湾区政府提出要突出“精品”二字,把卢湾打造成上海现代服务业和时尚商业的聚集区。北部建设成为上海的时尚魅力中心和世界品牌集聚地之一。中部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商业零售业,建设成为区域商业商务中心。南部地区大力开发会展旅游和文化博览功能,建设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之一。

二是都市工业园区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政府规划、引导、服务,院校科技支撑,企业市场化运作,代表城区是南京鼓楼区。南京鼓楼区结合所在城区功能定位,主城区工业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转移,并通过分离生产、设计、销售等环节的产业化、社会化,促使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应运而生;同时,放大科技园品牌效益,大力建设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三是楼宇经济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在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借助大企业影响力,运作特色楼宇,代表城区是青岛市市南区。市南区针对土地资源受到制约的实际,近年来提出向空间要效益的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内楼宇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顺应周边制造业快速崛起,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的趋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楼宇经济。

四是区域金融中心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完善金融组织、市场和服务三大体系,全面建成区域金融中心,代表城区是沈阳市沈河区。沈河区着重域内深挖潜力,全面实施“深耕深河”战略。规划建设了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金融企业入驻,已经初步具备东北金融中心雏形,是目前国内除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之外唯一以金融商贸为产业定位的特殊功能区。

 

二、各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上述四城区的发展既是经历了外部条件压迫到自觉主动突破的思想觉醒过程,也是从模仿借鉴到选择优势、重点突破的实践发展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10年间,四城区先后提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路,但由于初期认识不清及规划起点不高,导致发展损耗了土地使用率,激化了自然资源和发展空间的矛盾,使四城区在其后的发展调整中走出不同的道路。

1.模式的同一性四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虽不尽相同,但是因中心城区相近的地理优势、经济体量、产业基础、硕士毕业论文交通环境等因素使四种模式具有共同特征,它们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是高度重视规划的连续性;四城区都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布局和居住生活区规划,把城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与城区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加强了短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和统一,保证规划的持续性。

二是注重发展产业的高端化;通过抓住价值链的高端、技术性和高附加值环节,提高城区经济地位,把周边县市的产业串联起来形成区域较为完整的生产链条,形成产业的聚积效应。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力;培植和壮大了自己的科技基础,推动科研成果的本土化,加强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强化自主创新核心,推动本土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技资本。

四是大力推进服务的精细化;把安商、留商、乐商作为环境服务高端进行全力打造,坚持低准入、严规范的管理方式,坚持解决问题、良性运转、自主创新的发展规则,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平稳、有序地发展。

五是努力营造环境的人本化;四模式对人的需求和发展十分关注,既关注人需,让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又关注系统,积极为本区域经济的正常运行搭建平台,并努力为模式的运行扫除各种障碍,赢得了优先发展的先机。

2.模式的差异性四种发展模式虽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发展背景和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路径的差异;四个城区在研究发展路径选择时注重本区域的资源禀赋,聚焦强势行业,促进区域产业聚集。如市南区经济模式突出贸易、物流、金融等产业;卢湾区发展重点在国际知名企业的地区总部以及为区域总部提供各种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沈河区则着重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等。

二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判断和决策,而且也被作为一种经济要素参与到经济活动,同样影响着各地的发展思路、产业选择等方面。如上海海派文化对于外界的认知感受比较敏锐,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的接轨较快。

三是优势选择的差异;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四城区形成各自不同的产业基础和自然优势。这些优势作为要素已经深深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并且成为城区在进行产业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沈河区传统商业根基很深,并且依托重工业历史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商务;鼓楼区则借助本区高校力量在生物工程、电子通讯等方面施展拳脚。

3.模式的局限性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看,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创意等产业技术水准和环境要求较高,这使中心城区优势明显。但在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很多潜在隐忧逐渐明朗化,优势后续发展不足的问题逐渐出现,使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一是统一规划体系需要完善;四种模式在发展之初都制定了短期规划和后期的中长期规划,但滞后性比较明显,缺乏前期专家论证和调研,没有兼顾局部利益,没能使协调区域发展的大规划体系建立起来。二是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仍需统筹协调;政府部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仍占据主流;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还没有统一,职能交叉却又互不干涉的现象较为普遍;工商税务以及相关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平台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四种模式都存在忽视人才梯度准备问题,重视高端技术人才引进而忽视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培训,相关的培训以及后续人员的培养机制没有建立,发生在中下层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较少,企业持续动力不足。

 

三、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通过上述四种城区模式发展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心城区应发挥自身优势,着眼于实施整体提升的发展思路,从城市集聚力增强中获得“势能效应”,从城市综合实力壮大中获得“溢出效应”,从城市聚集经济效益提高中获得成果分享的“倍增效应”。

1.整合资源,以组合发展促进功能性区域形成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项目的选址等,需要超越地域的界限进行配置和组合。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从“区属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跳出城区之间各自为政、平面化推进的套路,走组团式发展道路,形成一个功能界限明显的功能性区域[3]57。

2.突出功能,以凸显差别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要突出中心城区的多功能性。通过丰富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条件,引导、搭建相似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功能的丰富和完善,逐步建立、完善平面和立体的功能平台。二是挖掘自身的决策中心、管理中心、商贸中心及科技创新基地等特色功能。三是把自身放置到国内甚至国际发展潮流中,注重前瞻,树立功能经营理念,提高城区综合功能。

3.转变职能,以政府高端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中心城区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中心与周边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商务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成熟、要素市场比较发达、企业比较集中的优势,凸显“利润高地”优势。职称论文范文基本策略是:建立新的政府服务平台,通过政府高端服务使企业效益趋于最大化,通过政府高端服务创造新的生产力,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形成非资源性、非政策性的优势条件,增强中心城区的魅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4.提升内涵,以优势产业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健全创新机制,强化载体建设,帮扶高新龙头,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风险资金筹措机制建设两大难题,逐渐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二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按照做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布局的思路,应加强规划引导,整合区域资源,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着力培植、引进“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化物流和新兴商贸业,强化其优势服务功能和特色市场集散地的地位。大力拓展生产服务业,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摘要: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各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日渐成熟,由于中心城区发展的特殊性和广泛的示范性、带动性,比较分析不同模式的发展过程和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城区区域经济发展途径的研究,也为其他中心城区探求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提供模式参考和路径选择。在对国内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现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国内中心城区发展的四种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的代表城区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段德罡,黄博燕.中心城区概念辨析[J].现在城市研究,2008(10).

[2]宋林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J].江海学刊,2006(1).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本文编号:8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8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5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