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人口功能区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0:33
本文关键词:合肥经济圈人口功能区分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肥经济圈 人口功能区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资源、物质积累、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发展潜力指数构建人口发展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合肥经济圈内31个县级行政单位的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对各地区进行多维度测量,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合肥经济圈人口发展功能区进行分区。依据研究结果,将合肥经济圈划分为人口集聚区、人口稳定区、人口发展区和人口限制区,进而探讨不同类型区未来人口布局与经济发展方向,这对实现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关键词】: 合肥经济圈 人口功能区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功能区”是地理学区域观的发展,旨在从“功能”所体现的结构差异来认识“地域”,“功能性区域”由此产生[1]。功能分区理论最早体现在城市内部功能划分和区位选择上,主要有美国社会学家R.E.Park和E-.W.Burges提出城市功能发展的同心圆模式[2];C.D.Harris提出多核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祥和;沈敏;;武汉市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剑飞;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预测[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9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85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