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扩散
本文关键词: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扩散 出处:《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逐步兴起,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极理论传入了中国,在总结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以后,我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存在有其绝对的优势。我国借鉴了国外经济增长极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在我国东部地区实施了培育经济增长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建立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增长极。这些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事实证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于此同时,这些地区也出现了地区经济水平差距不断加大的态势。因此,能否通过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协调发展,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对三大经济增长极发展历程的回顾、三大经济增长极发展现状的比较与三大经济增长极扩散效应的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其对周边城市的扩散效应逐渐减小,经济增长极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严重。三大经济增长极发展水平的排序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差距的排序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 然后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趋同和腹地发展程度等因素,来挖掘经济增长极扩散效应不足的成因,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借鉴国外实施经济增长极战略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增强我国经济增长极扩散作用的具体措施。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rising gradually, which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strategy of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ic growth pole theory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After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 realized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existence of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its absolute advantage. Our country draws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economic growth po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pol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Since -20s, China has established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The three economic growth pol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Bohai Rim Economic Circ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facts have proved that China's economy is rising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whether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pol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areas. The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from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o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roblem to be solved. Taking the Pearl River Delta,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Bohai Rim Economic Circ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economic growth pol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hree economic growth poles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the three economic growth poles,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poles,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the three economic growth poles on the surrounding cities gradually decreases. The gap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pole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urrounding ci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order of the three economic growth poles is: the Pearl River Delta Rim Bohai Sea Economic Circle. The ord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is: Pearl River Delta, Yangtze River Delta, Bohai Sea Economic Circle. Then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vergence and the hinterland development degree and other factor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lack of economic growth pole diffusion effect. Final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to implement the economic growth pole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Specific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diffusion of economic growth poles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茅欣;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6期
2 贺力平;20世纪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1期
3 王荣阁;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的重大收获——读《经济增长模式比较》[J];经济经纬;2000年05期
4 孙波;1978—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0年02期
5 周绍朋;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4期
6 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河北省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实证分析——直接启动消费需求是我省下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基本取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高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J];技术经济;2000年03期
8 李宗福;收债:促进港口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J];交通财会;2000年02期
9 于秀媛;教育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热点[J];辽宁经济;2000年10期
10 吴盛汉;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J];龙岩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72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37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