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不同区域间基础设施投资密度与经济增长效应

发布时间:2018-02-05 19:01

  本文关键词: 不平衡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 出处:《商业研究》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我国东部和部分中西部资源密集型省份出现了边际投资效益下降和经济增速下滑的现象,但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差异。本文引入基础设施投资密度概念,通过格兰杰检验和回归分析,比较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我国东北、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显示:总体上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升级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显著,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率差异比较明显,东北三省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该地区增长效率的作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追赶型经济体,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将长期存在;而努力缩小其区域间的差异,实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一项重要潜力。
[Abstract]:Under the new economic normal, the pattern of investment-le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and some resource-intensive province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s seen the decline of marginal investment benefit and the decline of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o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density, through Granger tes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compare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density to Northeast China.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ern coastal,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improvement and upgrading of infrastructure sti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on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difference in efficiency between the investment density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central China and economic growth is obvious. The investment density of infrastructure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is not significant enough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effect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density on the growth efficiency of the eastern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olarization".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is a typical catch-up economy. The economic effect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potential for China's economy to continue to grow at a higher speed by narrow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realiz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项目编号:SC16ZD03
【分类号】:F124;F2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家梅,郝宇欣;利用民间资本发展基础设施的几个问题[J];经济纵横;2000年11期

2 程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J];四川财政;2000年10期

3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投资研究;2000年12期

4 黄晓明;西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J];城乡建设;2000年10期

5 ;南京今后10年投入1000亿建设基础设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6期

6 小丛;“十五”期间天津将投巨资建设基础设施[J];中国建筑防水;2001年03期

7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财政研究;2001年02期

8 王行治;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之我见[J];城乡建设;2002年09期

9 谭继亮;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J];基建优化;2002年05期

10 王建玲;小城镇基础设施性质与多元化筹资思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欧阳;;谈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2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代英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若干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4 温桃;项英辉;;促进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马秀岩;;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6 陈树文;史天娇;;首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管理创新与举措[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张军;;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评价[A];2011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8期)[C];2012年

8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9 孙奇;;3R原则下的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必良;;基础设施的管制放松及其市场化[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东工商局 杨旭 薛海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2年

2 闫党恩;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超前性[N];西藏日报(汉);2012年

3 本报记者 袁弘;基础设施项目全面突破 公建配套项目整体推进顺利[N];成都日报;2012年

4 李呈祥 杨荣保;2300多万元助力兴隆基础设施建设[N];承德日报;2013年

5 本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韩硕 暨佩娟;老挝期盼改善基础设施[N];人民日报;2013年

6 记者 何秋平;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N];西藏日报(汉);2013年

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N];和田日报(汉);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晓艳;基础设施:搭建幸福“新阶梯’[N];鄂尔多斯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李巍;我省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对接首都[N];河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赵贤钰 通讯员 薄承 赵紫晨;天津港 20亿夯实基础设施建设[N];滨海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宏恩;转移支付、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政策选择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付文军;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创新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5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6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9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10 纪玉哲;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家容;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邱曼京;鄂尔多斯市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周亚静;中俄两国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吴莎莎;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雷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陈少阳;PPP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吴园园;基础设施、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差距[D];山东大学;2015年

8 赵丹;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魏一冰;焦作市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张莹莹;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92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92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9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