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选择——基于两大后发创新城市的借鉴
本文选题:雄安新区 切入点:创新驱动发展 出处:《河北学刊》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斯塔和大德是世界上后发城市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并有效疏解首都部分功能的成功范例。尽管两者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但仍具有诸多共性。这些共性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初期选择政府主导的外驱型发展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雄安新区规划应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放在首位,因地制宜找准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科学规划和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Abstract]:Sistar and Great Germany ar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world's latecomers driving development through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ly unraveling parts of the capital, although they are taking a very different pattern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commonalities. These commonaliti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government-led external drive development model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Xiong'an New area. Xiong'an New area Planning should put "innovative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Zone" in the first place, find out the main attack direction of innovation cluster and industrial cluster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scientifically plan and gather innovative resources.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南开大学经济系;
【基金】:2015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及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的启示研究》(2015215)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颂德;;加强创新集群培育 实现高新区新跨越[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06期
2 陈光华;王建冬;郭明军;;中美俄创新集群建设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3年06期
3 陈亚辉;何科方;;论科技园区社会资本在创新集群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6年10期
4 刘昱;;广东发展创新集群的现状和政策建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5 ;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提升首都经济质量效益[J];北京观察;2013年03期
6 冯梅;杨建文;;经济全球化与创新集群的跨区域网络建立[J];学术月刊;2009年04期
7 王静;杜跃平;;西安高新区创新集群的培育与发展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林祥;高山;;促进我国创新集群发展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年04期
9 郑新;张丽佳;侯红明;黄宁生;;基于创新集群的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3期
10 黄伟;段小华;;欧洲国家创新网络化的两种模式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孔来;孙小素;闫峰;;自主创新能力有关理论及其统计监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壮 杨文利;创新集群 高新区事业发展的“二次创业”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记者 宋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江西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蕴棋;集合区域能量 昂起创新“龙头”[N];长春日报;2007年
4 杨文利;打破低端锁定高新区创新集群不断升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李壮 杨文利;高新区主任纵论创新集群与国家高新区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 黄文夫;高新区应当成为创新企业的总部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记者 刘传书;培育创新集群实现国家高新区新跨越[N];科技日报;2006年
8 邱尧 记者 陈明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南昌日报;2007年
9 记者 周渝利;中法探讨创新集群合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10 高新区宣统部、科技局联合调查组 张晓平 刘斌 袁学军 恽爽 王靖 周瑜萍 张友平;把打造“创新型高新区”作为第一战略[N];常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常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福建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红冉;区域创新极识别方法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韩术斌;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6年
4 李丹阳;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6年
5 马双燕;技术多样化对省域创新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林晓斌;中国沿海省份创新集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晶晶;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刘馨然;创新集群中政府的组织过程及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张羽飞;创新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10 张凤梅;科技创新与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5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0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