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的区位因素_《浙江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日本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0年
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日本因素
李兴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失衡,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由于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因此研究日本的失衡问题对中国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本文考察了日本在世界经常账户失衡中的地位、日本在世界资本账户失衡中的地位以及日本在两大帐户失衡中地位的变化,并针对上述现象,分析了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地位的影响因素。日本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地位有根本性影响,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以及落后的金融体系导致了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地位形成并持续下去,而历次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力使得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经济主体多元化和国际生产转移是日本形成在世界经济失衡中地位的外部原因和直接原因。 随后本文计算了1992-2008年中国对美制造业出口中日本的VS值以及VS比重,并构建建立实证模型,定量地检验日本对中国的生产转移对日本在美国贸易失衡中地位的影响,得出结论每当中国对美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中来自日本的中间品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日本在美国贸易逆差中的比例就有可能下降1.58个百分点。日本对中国的产业转移的确会影响日本在美国经常帐户失衡中的地位,而且其影响程度要大于产业转移的程度。 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改善日本国际收支状况的政策建议。日本要改善当前经济发展僵局,关键和根本就是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应降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重构国内驱动型增长方式,变革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并积极融入亚洲,实现与亚洲共同成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3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永娜;;日本模式能够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么?[J];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05期
2 罗纳尔德·麦金农;刘文;;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中国会步日本的后尘陷入流动性陷阱吗?[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3 钱共鸣;美日汇价变动与美日贸易关系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06期
4 袁冬梅;刘海云;;美元特权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探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1期
5 施建淮;怎样正确分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4期
6 施建淮;;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7 张燕生;;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8 周砥;美日贸易摩擦与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赵夫增;;经常账户失衡格局下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10 蒲华林;张捷;;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力冰;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东亚货币合作[D];复旦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 史自力;;中日经贸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刘晓喆;;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J];商业研究;2007年02期
4 文东伟;冼国明;;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in low-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J];China Economist;2009年06期
5 陶爱颖;;全球失衡原因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1期
6 李春梅;;中国产品内分工发展与加工贸易部门就业影响估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7 何琼隽;;从贸易摩擦到汇率系统的国家利益冲突[J];财经科学;2009年06期
8 曹垂龙;;论人民币汇制改革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兼析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9 李春顶;;企业非市场策略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及化解[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10 杨宏恩;;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J];财贸经济;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吉双;衣保中;;日本中小型企业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启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The Monitoring Pre-warning System of Trade Operation and the Handling Mechanism for Trade Frictions in China[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4 刘威;陈继勇;;全球经济失衡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项卫星;刘晓鑫;;中美经济关系: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俊江;范硕;;21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宸瑝;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隽;金融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秋;国际贸易摩擦法律问题与我国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与FDI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彭兴奎;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倪殿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失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董莉莉;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永涛;美国对华单边汇率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胡贤龙;全球经济失衡:劳动力全球化视角的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董挺;经常账户顺差调节政策有效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赵谦;中美贸易摩擦诱发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朱昕羽;20世纪80年代日本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水启典,孙开;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J];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06期
2 李晓洁;亚洲货币联盟可行性研究——东亚实际产出波动的冲击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3 岳中刚;地区间竞争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利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4 谭雪梅;日本对过度竞争的抑制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李晓;王静文;;美国经济霸权与全球经济失衡[J];东北亚论坛;2007年02期
6 刘国华;李阵;;公共外交:实现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J];东北亚论坛;2007年02期
7 余丙雕;摩擦与协调──日美经济关系的轨迹[J];东北亚论坛;1994年03期
8 李石凯;美国贸易逆差:增长惯性与可持续性[J];当代财经;2004年10期
9 丁一兵,李晓;关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亚太;2004年06期
10 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异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N];解放日报;2006年
2 国纪平;[N];人民日报;2006年
3 刘维佳;[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银菊;东亚货币合作可能性及路径分析[D];辽宁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阳;;全球经济失衡考验中国经济[J];资本市场;2006年11期
2 朱树山;卢大彪;;我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金融;2007年10期
3 李雅丽;;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J];中国物价;2007年08期
4 刘杨;宋瑞敏;;基于经济收入恒等式的经济失衡研究[J];商业时代;2008年05期
5 刘明章;张明辉;张戈;;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6 杨长江;程锋;;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趋势与中国经济转型[J];南方经济;2008年12期
7 蒋冠;马桑;;金融危机与经济失衡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9年02期
8 赵利利;;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失衡研究[J];中国市场;2010年39期
9 丁文蕾;;当前货币战的本质在于全球经济失衡[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18期
10 杨兆;贸易“传递”理论述评——兼论研究贸易“传递”的现实意义[J];国际贸易问题;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生;;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衡量及根源[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Vitaly Shvydko;;全球化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刘威;陈继勇;;全球经济失衡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Harry Clarke;;巨星的上升与陨落:经济失衡与全球环境限制(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唐未兵;王韧;;国际经济失衡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基于G20所设指标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6 陈向明;;全球经济失衡与区域再平衡:中国出口导向型产业的空间集聚转移是否重要?(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余振;;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及其可持续性——基于东亚视角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先仙;姜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可持续性与解决途径——基于国际储备供求关系视角的研究[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炳才;;国际经济失衡的另类解说[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宇;;人民币升值助长全球经济失衡[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鲁军 杨文武;[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张昊;[N];金融时报;2006年
3 宋焱;[N];金融时报;2007年
4 成锋;[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5 记者 张煜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N];上海金融报;2008年
7 特派记者 吴晓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记者 文心;[N];中国包装报;2006年
9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梅新育;[N];东方早报;2007年
10 宋焱;[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瑾;全球经济失衡:特征、机制及可持续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王玉华;世界经济失衡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胡超;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苏应蓉;东亚地区钉住汇率制度与外向型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高倩倩;从市场角度看当前全球经济失衡[D];厦门大学;2007年
6 张嫄;论美元本位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特征及可持续性[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志海;论转型经济下的分权治理与经济和谐发展[D];复旦大学;2007年
8 段平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傅瑜;论中美贸易关系[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宇;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日本因素[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杨宏哲;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失衡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倪殿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失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胡贤龙;全球经济失衡:劳动力全球化视角的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向敏;国别比较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失衡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王顶;中国“入世”以来的中美经贸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7 程仁杰;全球经济失衡与东亚经济合作[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翠翠;美国经济失衡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晓庆;FDI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王智茂;内外经济均衡视角下中国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日本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