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黄”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选题:“蓝黄”两区 切入点:生态文明建设 出处:《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2009年和2011年山东省分别成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响应“生态山东”的号召,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与经济发展摆在同样的高度。由于生态资源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点,生态建设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财税政策作为最主要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研究财税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将政策建议运用到实践中去,不仅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深化,而且对于完善现行的财税体系及实施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章,前两章主要是奠定理论基础,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几何模型解释财税政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三章主要通过剖析财税政策促进“蓝黄”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吸取国外区域在生态建设方面值得借鉴的财税政策,提出“蓝黄”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与国外环境税、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发展迅速不同,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研究近几年才引起关注,很多政策措施都急需建立完整的体系,本文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涵盖了大部分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是由于两区的政策才提出不久,有些地方缺少完整数据,显得有些薄弱。
[Abstract]:In 2009 and 2011, Shandong Province established the Yellow River Delta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and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respectively.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Ecological Shando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Due to the external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goo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needs the government to play a greater regulatory role.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actice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deepe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Moreover,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erfecting the current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ing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are mainly to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Using economic theory and geometric model to explai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y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y. The last three chapters mainly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Blue and Yellow" regions by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reg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Blue and Yellow" regions. In contras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taxation, green credi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insurance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study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many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in urgent need of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system. In such a social backgrou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ts ow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covering most of the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 However, due to the policy of the two regions being put forward only a short time ago, some places lack complete data and appear to be weak.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12.0;F1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红;袁玲双;魏云慧;;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大庆市生态旅游开发探索[J];今日科苑;2008年02期
2 王国聘;是丽娜;;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J];学术交流;2008年02期
3 贾成中;;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诠释——兼评赵天石博士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8年01期
4 ;中材建科把生态文明确立为企业核心文化[J];中国建材科技;2008年01期
5 田芳芳;;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社会学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0期
6 马欣;;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李欣;;生态文明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
8 张晋光;任小玫;;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名义的大集结——2008北京论坛之“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分论坛会议综述[J];生态经济;2009年04期
9 邓三龙;;重视生态建设是现代型领导的重要标志[J];理论前沿;2009年10期
10 张桂琴;;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胜;;简论生态文明立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宁清同;;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法治的支撑[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3 王如松;刘晶茹;;复合生态与生态文明[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4 纪艳彬;;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张明国;;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视阈[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7 王景福;;沿着低碳之路 走向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8 文祯中;;生态文明与黄河流域生态建设[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9 孙芬;;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洱源县委书记 许云川;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N];大理日报(汉);2008年
2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 黄波;秉持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设生态北碚[N];重庆日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杨通进;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鲜晓荻;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心灵[N];贵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周华俊邋鄢鸣;龙泉3.5万名学生成为“生态文明”传播使者[N];丽水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宏平;生态文明:论坛聚焦的大课题[N];四川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 段成柱;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闭幕[N];贵州日报;2008年
8 中共珠海市委政研室 黄洪波;生态文明与珠海发展道路的选择[N];珠海特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兵 杨筱X 赵国梁;“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引起强烈反响[N];贵州日报;2008年
10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执笔 王明初;加快海南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杨朝晖;面向生态文明的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7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9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崔达;全球环境问题与当代国际政治[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晓娜;生态文明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与检验[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刘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李春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谷体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刘玉保;生态小城镇环境建设现状研究以锦城街道为例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建设[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任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戴凤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建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光宇;试论生态文明的主体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秦小钢;绿色北京建设理论内涵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0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6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