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论“一带一路”框架下互联互通与实现亚欧发展共同体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27 13:39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切入点:互联互通 出处:《东北亚论坛》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提出了"亚欧发展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貌似最低端,实际上最接地气,最有人气,最有现实和理论意义,是实现亚欧发展共同体的关键。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核心领域和优先方向,是亚欧金砖大国(中国—俄罗斯—印度)践行亚欧合作的抓手,也是"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对接合作的切入口,是实现亚欧共同发展的手段和保障。互联互通也是处于实践过程中的"习近平发展模式"的基础、依据和重要内容。中国是亚欧大国,"一带一路"以亚欧区域为核心,中国经济和技术实力为亚欧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当前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在向亚太方向转移,亚欧大陆将成为全球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崛起的中国应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有更多担当。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sian-Europe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which holds that the world is ope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connectivit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Belt and Road" seems to be the lowest, in fact, the most approachable, the most popular, the most realistic and the most theoretical. Is th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SEM. Connectivity is the foundation, core area and priority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and the grasp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sia-Europe cooperation by the Asian and European BRICS powers (China, Russia and India), It is also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docking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Belt and Road and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and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Interconnection is also the basis, basis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Belt and Road's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put into practice. China is a big power in Asia and Europe, and "Belt and Road" is based on the region of Asia and Europe. China'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has provided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sia-Europe connectivity. At present, the political focus of the world economy is shifting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sia and Europe will become the central stage of global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rising China should have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world development and human progres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教育部地区与国别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ZDA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GJ039)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资金”(17GBQY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分类号】:F1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俊 ,赵艳;互联互通走向电信公平竞争的基石[J];通信世界;2001年30期

2 陆茂丰;;如何推动互联互通?[J];中国电信业;2002年04期

3 夏竞辉;叶武滨;;互联互通难在哪儿?[J];中国电信业;2002年09期

4 张沛;加快我国网间互联互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J];通信世界;2003年20期

5 陈仕俊;互联互通管制的五大观点[J];信息网络;2003年04期

6 邓琴甫;正确把握执法监管尺度 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工作[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3年06期

7 ;主管部门运营企业联手整顿电信市场 互联互通成为整规重点[J];中国电信业;2003年09期

8 ;河北移动:多措并举推进互联互通[J];中国电信业;2003年11期

9 颜新颖;江苏电信业一季度互联互通高层例会商讨三大问题[J];通信世界;2004年12期

10 ;互联互通[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琴甫;;正确把握执法监管尺度 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工作[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迎会;;互联互通在电信业中的地位[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晓虎;;论互联互通网间话务特性[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戴晓艳;;电信业重组后实现网间互联互通的途径[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浅析我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实施与发展[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昊;王虎;;电视台节目生产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技术分析[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07年

7 张秉涛;;GSM-R网络建设与互联互通[A];GSM-R移动通信及无线电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陈晶;;河北省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维护管理创新[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于鹏飞;吕少影;喻强;黄治;陈伟;任杰;;电力EPON系统互联互通的研究与实现[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杨志洁;;谈网间接口局的维护与管理[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烨;吉林管局强化互联互通监管[N];人民邮电;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英赫;将互联互通进行到底[N];中国电子报;2003年

3 刘英赫;硬措施推进互联互通[N];中国电子报;2003年

4 刘英赫;以硬措施推进互联互通[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王红;连云港电信联通互联互通大携手[N];人民邮电;2000年

6 通讯员 许国胜 记者 段小川;湖北电信狠抓互联互通[N];人民邮电;2001年

7 周景耀;综合治理:互联互通的必然选择[N];人民邮电;2003年

8 记者 武雅明;山西管局提出互联互通实施意见[N];人民邮电;2003年

9 记者 方强 范毅;河南管局力促互联互通长治久安[N];人民邮电;2003年

10 记者 王保平;坚决贯彻国务院硬措施 推进互联互通再上新台阶[N];人民邮电;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小龙;电信网互联互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李楠;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唐睿;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房林;网络产业互联互通的接入定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一峰;中朝互联互通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周严敏;全业务运营环境下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规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岩;用于电信网间监测的自动拨测系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马珑珈;四川省构建覆盖城乡、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王冬梅;中国与东盟铁路互联互通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王洋;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水平测算[D];广西大学;2016年

7 李师源;“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经济效应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8 梁曦;电信互联互通监管现状分析与发展前瞻[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尤淑艳;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彭士涛;河北省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71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71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