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盟”对接之基
本文选题: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一带一盟” ; 参考:《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基于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及区域一体化趋势,中俄两国领导人于2015年5月8日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至此"一带一盟"对接关系正式确立。此项对接契合了"一带一盟"融合发展的利益需求,二者对接有基础亦有困境,现阶段仍缺乏现实可行的方式路径。本文认为,地缘区位的重叠性与相似性、良好的政治关系、经贸合作的紧密性与互补性、利益诉求的一致性是"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基础。针对"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困境,本文分析了学界存在的三种理论对接模式,提出了更为现实的综合对接模式,即以上合组织为平台,内外齐联,双多进的对接合作模式。本文同时对"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rend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On May 8, 2015, Chinese and Russian leaders signed in Moscow the Joint Declara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n dock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A union "docking relationship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This docking meets the benefit demand of "one belt, one union", and there are both basic and difficult problems. 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realistic and feasible way to achieve the docking.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overlap and similarity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good political relationship, the clos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nd the consistency of interest demand are the basis of the docking cooperation.In view of the dilemma of docking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one Union and one Belt",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theoretical docking modes existing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puts forward a more realistic comprehensive docking mode, that is, the docking and cooperation mode with the abov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s the platfor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union as the joint, and the double and multi-step docking cooperation mode.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path choice of the docking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基金】:新疆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区域经济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研究”(XJUBSCX-2015001) 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研究基地项目“欧亚同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研究”(项目编号:010616C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42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1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宪举;;俄对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的态度及中国应采取的策略[J];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刚;;“一带一路”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国际研究参考;2017年05期
2 向洁;何伦志;闫海龙;;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盟”对接之基础、困境、模式与路径探讨[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年02期
2 张清杰;正确处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关系[J];黑河学刊;2002年03期
3 李玉潭,陈志恒;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3年02期
4 宋庆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J];商业经济;2004年08期
5 龙永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能够学到什么?[J];经理人;2004年10期
6 石雷;;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华夏星火;2005年06期
7 陈廷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探究[J];经济师;2006年06期
8 徐元;;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特点[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12期
9 刘澄;王东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亚太经济;2007年02期
10 王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与扩散[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嵬;王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评价[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周敬之;;中国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3 张晓静;;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李毅;;依托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陈思危;;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A];京津廊都市区跨越式发展与廊坊功能再定位——第八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区位优势 与对接高端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梁赞安;;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广西生产力发展研究[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7 梁赞安;;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广西生产力发展研究[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8 毛汉英;;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A];2007中国科协年会年会专题论坛报告精选[C];2007年
9 韦燕生;敖荣军;;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野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10 王川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范式转换与创新——以长三角为对象的一项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建忠;打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决策“黑箱”[N];工人日报;2007年
2 国家发改委对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燕生;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和战略[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开新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记者 吴力;东亚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N];国际商报;2013年
5 马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之举[N];天津日报;2013年
6 记者 吴乐s,
本文编号:1772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7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