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讨
本文选题:系统性 + 结构性失衡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11期
【摘要】: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表明,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能够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系统性特征,因此深化改革必须具备系统性思维,把微观、中观、宏观多个方面相结合,以全局视角从各层次形成有效互动来统筹全局。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性路径在于:微观层面应当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驱动,以企业为主体,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中观层面应当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关键,由创新型经济为先导,打破产业结构的锁定,发展新型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宏观层面应当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立足点,依靠科技创新、战略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对外开放层面应当把提升比较质量作为重点,推进对外贸易质量的提升。
[Abstract]:The judgment of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 in the report of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ws that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condition is the structural problem, and the fundamental method to solve the structural problem is to deepen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has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 so deepening the reform must have systematic thinking, combine micro, meso and macro aspects, and form effective interaction from different levels to coordinate the overall situation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The systematic path of deepening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hina lies in: the micro-level should take improving the product quality as the core, taking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the driving force, taking the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stimulating the micro-main body vigor; At the middle level, we should take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s the key, take the innovative economy as the guide, break the lock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 the new industr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tak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s the foothold at the macro level. 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ic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al economy,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should focus on the promotion of comparative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trade.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15ZDA0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13JBGP014)
【分类号】:F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不能再错失结构性改革的好时机[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林毅夫:结构性改革有助于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J];创新科技;2012年02期
3 易珏;;结构性改革转向[J];中国经济信息;2013年11期
4 迟福林;;我国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J];改革与开放;2001年04期
5 迟福林;基础性改革转向结构性改革[J];煤炭企业管理;2001年08期
6 刘煜辉;;中国回避不了结构性改革[J];新财经;2009年09期
7 迟福林;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J];港口经济;2001年04期
8 杨涛;;结构性改革要避免“病急乱投医”[J];当代贵州;2014年12期
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全面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的建议(12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75期
10 史蒂芬·罗奇;;亚洲皆醉中国独醒[J];科技智囊;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结构性失衡与战略技术联盟——资源配置视角中的科技成果产业化[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嵩;马续田:结构性改革或从财税及金融突破[N];中国保险报;2013年
2 傅云威;给中国结构性改革多点耐心[N];经济参考报;2014年
3 记者 张文绩;结构性改革到了十字路口[N];上海金融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听雨;欧洲经济需要结构性改革[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日本结构性改革剑指强化产业竞争力[N];证券时报;2013年
6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分析师 任泽平;刺激是最大风险 结构性改革尚待加力[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张军;不能再错失结构性改革的好时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马骏;区别周期性政策与结构性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9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主要作者 安德鲁·伯恩斯;结构性改革铺垫长期增长[N];人民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蒋飞 实习生 王燕芬;国际投资者期待中国坚持结构性改革[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敬云;制度创新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
2 阿利克;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比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2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5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