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吐鲁番市教育—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3 05:02

  本文选题:教育-经济-生态系统 + 耦合度 ; 参考:《新疆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吐鲁番市位于西北干旱内陆区,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气候异常干燥,又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多民族聚居地,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业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较高,环境的良好发展是经济能更好发展的基础,而吐鲁番市属于环境脆弱区,近年来由于吐鲁番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水果业,经济发展较快,同时吐鲁番市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投入的加大,教育-经济-生态系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研究了吐鲁番市教育-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首先选取1990年到2015年共26年的数据,对吐鲁番市教育,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到当前三个系统的总体发展水平,然后选取2010年到2015年吐鲁番市高昌区9个乡镇的数据,对教育-经济-生态系统进行了耦合协调发展分析,得到各个乡镇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耦合结果表达到空间上,直观的得到空间发展差异图,最后应用Stella模型对吐鲁番市的教育,经济和生态系统进行模拟预测,得到各个指标未来20年的发展值,主要结果有:(1)吐鲁番市教育,经济和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吐鲁番市教育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得分较低,1980年吐鲁番市的教育综合水平得分为0.0998,2015年的教育综合得分为0.8493,36年里教育系统得分共上升了0.749,上升幅度相对较大,说明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2000年之前,初级教育发展高于中等教育和幼儿教育,2000年之后,中等教育和幼儿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发展水平高于初等教育;经济分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得分优于经济结构得分,从1960年到2015年,56年里,经济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年到1977年,经济发展得分大于经济结构得分,表明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有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得分的绝对差额最大为0.0092,最小为0.0003,绝对差值较小,第二阶段:1978年到1988年,经济结构得分大于经济发展得分,这一时期属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探索时期,逐步重视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第三阶段:1989年到2015年,经济发展得分大于经济结构得分,这一时期是结构调整后经济的发展时期,各个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处于平稳状态,略有上升。从1990年到2015年,26年间耕地面积增长了5550公顷,吐鲁番市在高温、脆弱的环境下,不仅保持了原来的耕地,而且不断地开垦出新的供人们生产生活使用的土地,与人们对绿洲耕地的保护意识有很大关系。(2)吐鲁番市教育-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现状:从1990年到2015年,根据d值的大小等级,将其分为6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1年,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此阶段内教育得到优先发展,生态发展滞后,本阶段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属于粗放式的发展方法,因而对生态的影响较大。第二阶段:1992~1995年,处于濒临失调阶段,生态环境得到优先发展,教育发展相对缓慢,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第三阶段:1996~2005年,处于勉强协调阶段,1996~1998年、2003年生态优先发展,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99~2001年、2004~2005年生态优先发展,教育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基本协调;第四阶段:2006~2009年,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此阶段生态得到优先的发展,教育发展滞后;第五阶段:2010~2012年,处于中级协调阶段,2010年教育优先发展,生态发展滞后,2011年生态优先发展,经济发展滞后,2012年生态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滞后;第六阶段:2013~2015年,处于良好协调阶段,2013年经济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滞后,2014~2015年经济优先发展,生态发展滞后。1992~2009年都处于生态优先发展的阶段,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教育和经济发展干水平,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协调,这一时期,经济和教育发展对生态的影响较小,生态发展水平较好。(3)高昌区9个乡镇教育-经济-生态系统的时空耦合现状:教育和经济协调情况:从时间序列看,5年间,高昌区经济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9个乡镇中,4个乡镇的协调发展水平一直保持不变,3个乡镇均下降一个等级,2个乡镇上升一个等级。从空间上看:2010年吐鲁番市高昌区经济和生态整体上的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二堡乡,三堡乡,艾丁湖乡,大河沿镇,胜金乡,七泉湖镇,葡萄乡,恰特喀勒乡,亚尔镇。2015年吐鲁番市高昌区9个乡镇的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整体发展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二堡乡,三堡乡,艾丁湖乡,七泉湖镇,胜金乡,大河沿镇,葡萄乡,恰特喀勒乡,亚尔镇。教育-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状况:从时间序列上看,高昌区9个乡镇的教育,经济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变化较大,也有一些乡镇保持不变。其中,艾丁湖乡、胜金乡、葡萄乡以及亚尔镇3年来一直保持不变,艾丁湖乡、胜金乡和葡萄乡一直处于勉强协调没有发生改变,亚尔镇一直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状态;二堡乡和恰特喀勒乡上升了一个等级,二堡乡从轻度失调上升到濒临失调,恰特卡勒乡从中级协调上升到良好协调;三堡乡、七泉湖镇、大河沿镇、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三堡乡下降了两个等级,从初级协调下降到濒临失调,七泉湖镇和大河沿镇都从濒临失调下降到轻度失调,下降了一个等级;从空间上看,2013年吐鲁番市高昌区9个乡镇的教育,经济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协调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二堡乡,大河沿镇,七泉湖镇,葡萄乡,艾丁湖乡,胜金乡,三堡乡,恰特喀勒乡,亚尔镇。2015年,高昌区的协调发展水平在9个乡镇之间的差异减小,协调发展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大河沿镇,七泉湖镇,二堡乡,三堡乡,艾丁湖乡,胜金乡,葡萄乡,恰特喀勒乡,亚尔镇。(4)应用Stella构件模型,对吐鲁番市教育-经济-生态系统的部分指标进行模拟预测,得到吐鲁番市2013年到2033年的模拟值。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 economy and ecological system in Tuoluo City . It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 ( 1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tructure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core is higher tha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score . ( 2 )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 economic - ecosystem coupling in Tuoluo City : from 1990 to 2015 , it is divided into six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grade of the d value : the first stage : from 1990 to 1991 ,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re relatively slow .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2 - 2009 , the development level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From the time series ,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of 9 townships in Gaochang area has remained unchanged , and the level of overall development is from low to high . In the town of Qiquan Lake and the large river along the town , there is a downward trend . From the lower to the high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s of education , economy and ecosystem in the town of Qiquan Lake and the major river in the town of Qiquanhu Town and the Great River is reduced .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s from low to high . In 2015 ,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Gao Changi district is reduced from low to high .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5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永永;米文宝;仲俊涛;张维龙;张冠乐;拓星星;;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1期

2 李君;高峰;;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的本质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6年16期

3 孔伟;任亮;王淑佳;刘宇峰;;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9期

4 周成;冯学钢;唐睿;;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6年03期

5 赵广宇;罗诗语;李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概念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16年03期

6 刘轩;岳德鹏;马梦超;;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北京市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7 王琦;汤放华;;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J];经济地理;2015年12期

8 宋永永;米文宝;杨丽娜;郑芳;;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演化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05期

9 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杨春宇;;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10 朱江丽;李子联;;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俞金香;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马跃;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及财政保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3 巩海霞;教育投入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卓思;民族地区经济收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2 王海舟;辽宁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丁润超;黑龙江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4 覃夏梅;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5 潘萍桂;潜江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汉杰;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潘慧玲;江苏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陈渝龙;重庆市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10 张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1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971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