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供给方管理措施建议
本文选题:供需失衡 + 产能过剩 ; 参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性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Abstract]:Whether it is "supply theory" or "demand theory", it is the product of a specific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regul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 policy" and "supply policy" are both policy-oriented strategies adopted in a certain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side" reform and "supply-side" reform are both mean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ood operation.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re exists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mainly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supply without demand, demand without supply and low efficiency of supply". Many supply has no longer adapted to market demand, and many new demand can not be satisfied. The shortage of effective supply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main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supply-side", so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has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economic reform in the future. In the aspect of supply-side managem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lean up ineffective supply, increase effective supply, improve supply quality, excavate potential supply and create new supply.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卫斌;苏剑;;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年01期
2 王文甫;明娟;岳超云;;企业规模、地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J];管理世界;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珍;郑云峰;;中国供给侧改革下的财税难点与政策建议——基于协整检验与ECM的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于博;;货币政策、所有制差异与“供给侧”资源再配置——基于委托贷款视角的再检验[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3 尹徐念;;竞争性过剩与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的叠加[J];海派经济学;2016年03期
4 欧阳慧;阳国亮;程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企业创新活力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5 黄剑;;论创新驱动理念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6 陈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背景、理论基础与实施路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7 张慧芳;朱雅玲;;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8 陈龙;;供给侧改革:共识与争论[J];大连干部学刊;2016年09期
9 赵志浩;;“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供给方管理措施建议[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03期
10 陈国进;尹鲁晋;赵向琴;;地方政府投资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成本?[J];金融研究;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卫斌;苏剑;;理解供给侧改革:能源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12期
2 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年08期
3 王立国;鞠蕾;;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J];改革;2012年12期
4 渠慎宁;吴利学;夏杰长;;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价格粘性、定价模式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5 刘兰凤;袁申国;;中国经济金融加速器效应的DSGE模型分析[J];南方经济;2012年08期
6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6期
7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8 梅冬州;龚六堂;;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9 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10 杨胜刚;侯坤;;中国是否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基于VEC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鄂沪颁;吴敬琏:经济活力减退主要来自供给方[J];当代经济;1999年07期
2 贾璐;李永海;乐琦;樊治平;;基于知识供需匹配的知识供给方选择方法[J];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3 刘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J];辽宁经济;2006年08期
4 陈在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费用控制:基于医疗供给方的角度分析[J];经济问题;2012年10期
5 李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人才困境”——以浙江“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例[J];浙江经济;2009年04期
6 陈淮;机票价格:“真实的谎言”三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7 蒋昕;对会计信息的再研究[J];黑龙江财会;1998年09期
8 陈正光;供需主权变化与营销理论的重建[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杜鹏;供需主权变化与营销理论的重建[J];北方经贸;2002年05期
10 ;吴敬琏:向供给方倾斜激活市场主体[J];中国改革;1999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殷剑峰;从供给方入手对付本次物价上扬[N];南方周末;2004年
2 ;应对危机需从供给方转向消费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王均豪;创新主体应是企业和企业家[N];联合时报;2013年
4 本期执笔 宋时飞;“20℃”下的市场解读[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王庆海 田良 胡英娣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法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保供给方能稳物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塑峰;医疗服务领域供给方诱导需求及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玲;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58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05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