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我国财政政策效应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18 08:36
【摘要】:利用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财政政策效应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国财政政策效应会发生显著变化,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在经济衰退时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到经济扩张时又转变为挤出效应,从而形成了非线性效应,但政府支出对产出和私人消费并未产生非线性效应;政府税收对产出、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期明显大于经济扩张时期,并且政府税收对产出和私人消费具有非线性效应。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结构性减税的方式保障经济平稳增长,但长期内需警惕政府投资和持续减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Abstract]:By using the smooth migratio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cal policy effec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cycle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fluctuation of the economic cycle, the fiscal policy effects in China will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private investment shows crowding in effect in economic recession, but it turns into crowding out effect in economic expansion, thus forming nonlinear effect, but government expenditure has no nonlinear effect on output and private consumption.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tax on output, private consumption and private investment is obviously greater in recession than in economic expansion, and government tax has nonlinear effect on output and private consump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state of economy, the government can guarantee steady economic growth by expanding fiscal expenditure and structural tax reduction, but long-term domestic demand is alert to the adverse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sustained tax reduc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2015ZDPY09)
【分类号】:F124;F224;F81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永艳;杨晓华;;我国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J];统计与决策;2006年15期

2 王树华;方先明;;中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检验:1978-2004[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3 清议;;危机当前,究竟谁该首先出手增加开支[J];上海国资;2008年11期

4 杜云;周红刚;;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与效率检验——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微观经济数据和经验[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5 王健;张泽恩;;信心对财政政策效果影响的初步分析[J];现代商业;2009年35期

6 乐益民;;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应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1期

7 彭青秀;;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与政府投资走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29期

8 焦清红;;我国就业与财政政策的密切关系及提高就业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21期

9 李雅煊;;浅析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06期

10 刘玉生,王来斌;科技创新与财政政策实施的辩证思考[J];财政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庆华;王晓红;;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财政政策实证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2 ;第三十一章 我国景气循环中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3 柳建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4 彭新万;;对当前就业优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一些思考——基于财政政策结构的就业效应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广舜;;民族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A];中国西部人才强国战略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宁;丁四保;赵伟;;关于我国区域生态补偿财政政策局限性的探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康锋莉;;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的时间一致性[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娜;;支持沈阳市绿色经济发展的“绿色财政政策”优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9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如才;;十六大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及其启示[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明;结构失衡呼唤财政政策发力[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记者 魏宁;财政政策宣传进高校[N];徐州日报;2010年

3 ;过度财政扩张或应淡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记者 张莫 梁嘉琳;财政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N];经济参考报;2012年

5 记者 翁灵娜;全力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N];湘潭日报;2014年

6 记者 莫宇龙;我市2013年度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接受绩效考核[N];新余日报;2014年

7 记者 李建周 通讯员 杨卫刚;我市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N];鹤壁日报;2014年

8 记者 林玟均;海东成为第三批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N];青海日报;2014年

9 何平;我国初步形成推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体系[N];友报;2007年

10 董亮 本报记者 李大洪;铁岭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N];辽宁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勇;以内需结构调整为导向的财政政策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王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4 梁冰;我国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短期和长期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家义;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孙焓炜;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储德银;财政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方红生;中国式分权、内生的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08年

9 于大力;我国财政政策合理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蔡志远;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骁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行业工资水平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2 张莹;我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3 黄荆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光虎;我国财政政策执行偏差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包萍;基于M—F模型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良蔚;政治激励、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12年

7 孙昊宇;我国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效果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李劲泳;积极财政政策与公司业绩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0年

9 柏华晨;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非线性关联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黎雁南;应对经济萧条的财政政策及其国际比较[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39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339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