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基于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4 15:22
【摘要】: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发现,在全国31个省份中,内蒙古是一个极具科技创新潜力的区域,但在知识创造、企业创新等维度显著落后于其他省份。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创新和提高创新产出水平是提升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Evaluation repor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China 2015 it is found that Inner Mongolia is a region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31 provinces of China but it lags behind other provinces in the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R & D input,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ing ec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output are the main way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Inner Mongolia.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7MS(LH)0704) 内蒙古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4009)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建平;赵可;查晶晶;云昭洁;孙娟;;湖北省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7期

2 赵炎;冯薇雨;;上海市宝山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S1期

3 李美娟;;基于理想解的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动态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2期

4 宋河发;穆荣平;彭茂祥;;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基于熵变计算的建设政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明皓;窦水海;贾冀;;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分析[J];科研管理;2017年07期

2 李旭辉;朱启贵;;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动态综合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3 贾春香;;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基于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03期

4 杨明海;卢晓杨;孙亚男;;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07期

5 盛明科;;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综合测评实证研究——与三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曾月征;袁乐平;;基于管理熵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年23期

7 林迎星;;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8 胡先杰;罗利华;;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的省级区域创新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3期

9 赵炎;徐悦蕾;;上海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研管理;2016年S1期

10 鲁继通;;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2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庆锋;徐中平;王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企业控制活动评价及比较分析[J];管理评论;2013年08期

2 秦可德;徐长乐;秦月;;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张江高新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5期

3 项丽;;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和控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3年04期

4 蒋兴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4期

5 苏屹;李柏洲;;基于竞赛图法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10期

6 郭丽娟;仪彬;关蓉;王志云;;简约指标体系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主基底变量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7 赵峰;张春强;;湖北省科技进步监测评价体系设计构想[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4期

8 刘微微;石春生;吴际;;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评价方法及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0年10期

9 李文辉;;陕西省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07期

10 张英辉;;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及其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五位[J];包装世界;2006年02期

2 李万明;郑国锋;;提升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3 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4 冉茂瑜;周彬;顾新;;“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5 张军;杜国林;;辽宁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3期

6 杨志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辨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出炉 江苏实现三连冠粤京沪浙鲁列前六[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1年12期

8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江苏建材;2013年01期

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沪京津苏粤浙进入创新型地区[J];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02期

10 皮宗平;韩子睿;;江苏何以取得全国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群众;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咚;林莉;葛继平;;研发投入对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漆艳茹;刘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缪胜光;陈国宏;李美娟;;基于云理论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风平;;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潘雄锋;刘清;赵一霖;;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非线性测评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能;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蕾;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一[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吴红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N];新华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出炉[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杜颖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夺得“四连冠”[N];江苏经济报;2012年

5 通讯员 蒋历军 记者 毛庆;江苏夺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N];南京日报;2012年

6 记者 吴红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N];新华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杨婧如;深圳发布区域创新能力报告[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记者 陈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出炉[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杨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创建国家试点城市[N];淮安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肖国强;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五[N];浙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晓飞;政策性因素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4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枫;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良;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宁远;人口结构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霍聪聪;我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影响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守桢;金融资本、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周水松;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蒋婷;不同知识基础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卢俊;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秦晖;江西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10 李佩莹;区域创新能力与就业质量耦合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54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354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