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非线性增长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发布时间:2019-03-20 14:54
【摘要】:采用时变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以及影响经济在不同区制之间跃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三类经济增速区间内,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强,在推动经济从中速增长向高速增长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匹配度,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一致、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配合;渐进式转型有利于平滑增长路径,降低向高收入均衡收敛的临界值。
[Abstract]:Using the time-varying Markov system transforma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input factors to economic growth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y among different regional systems. It is found that the human capital input has the strongest pull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hree economic growth rang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er of the economy from medium-speed growth to high-speed growth; The key to help economy cross the "middle income trap" is to improve the matching degree of mater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o make the flow of mater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to coordinate with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is beneficial to smooth the growth path and reduce the critical value of convergence to high income equilibrium.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增长转型如何帮助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5YJC7900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利率扭曲的宏观效应量化及传导机制研究”(71703152)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汉臻 ,朱颖 ,张广裕;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更应注重经济增长动力的培育[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年09期

2 本刊记者;;一季度经济增长动力强劲防止由偏快转为过热[J];中国财政;2007年06期

3 张超;吴群;;地区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中长期发展建议[J];学海;2007年03期

4 钱志新,林一峰,李裕桃,张延喜;关于江苏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析及对策[J];江苏经济探讨;1998年01期

5 赵斌;上海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J];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6 木易;;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J];科技与企业;2011年09期

7 范剑平;;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应如何转换?[J];浙江经济;2003年03期

8 ;30多年高速增长后 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动力[J];商;2012年24期

9 张远征;;江苏经济增长动力因素解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06期

10 徐剑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衰退的挑战及其应对[J];开放导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井泉;;“中等收入陷阱”:现实与跨越[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古耀杰;;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路径选择[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瑾;;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备四大有利条件[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4 ;第四十四期 如何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5 宗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挑战与抉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6 徐长春;;推进国际科技中心建设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7 周文;孙懿;;中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解构:本质、挑战与对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庄巨忠;;超越低成本优势:中国经济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A];2012年秋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1期)[C];2012年

9 卢现祥;罗小芳;;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基于利益集团理论视角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10 左连村;林正静;;广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教授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董小麟;以改革激发经济增长动力[N];南方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陈建萍;重塑中国经济增长动力[N];人民政协报;2013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六视角看经济增长动力[N];中国财经报;2013年

4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廖伟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N];经济日报;2013年

5 刘丽娜;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N];中国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曾小清 方圆;转型有赖于经济增长动力创新[N];四川日报;2013年

7 记者 裴菊萍;聚合经济增长动力 实现共同发展目标[N];酒泉日报;2014年

8 驻德国使馆经商处;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系于消费[N];国际商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阮修星;改革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源[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吴成良 刘军国 王慧 彭敏 王海林 颜欢;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毕磊;新常态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王建伟;基于收入分配视角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3 关丽洁;“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D];吉林大学;2013年

4 柳勇;有效资本积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D];南开大学;2012年

5 孙琦峰;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李玲玲;收入差距、有效需求不足与经济增长放缓[D];暨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璐;要素禀赋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张永立;河北经济增长动力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3 姜鸿玲;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

4 郑杰;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威胁及规避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姜玉凯;“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与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孙盼;关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7 林硕;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高琴琴;论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帅;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瑜;中国经济雁阵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4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444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