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金融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17:04
【摘要】:从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以腾飞的态势迅猛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和国家整体实力迅速稳健提升,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伴随金融深化以及金融地位的持续攀升,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无形中就多了一个指标——金融发展,其在一国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打击,同时,我国实体经济的高速增长也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放缓速度,国家更加注重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新时期适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与此同时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十九大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明确指出,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要求要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在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内需拉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金融发展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枢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包络分析法(DEA)对全国以及东、中、西地区2000-2014年的劳动生产率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利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四重分解模型将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金融资本累积和人力资本累积四个要素,在分析各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同时,采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方差分解方式探寻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来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全国整体来看,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劳动生产率都经历了显著的提高,技术进步、金融资本累积以及效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一些,而分解的人力资本累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没有凸显。(2)分东中西区域来看,三个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中西部地区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其中金融资本累积对各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均有贡献,但是对中部地区的贡献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就使得金融资本累积成为减缓区域发展差异缩小速率的主要因素。(3)具体到各省份来看,通过对各地区在金融资本累积贡献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波动较大的省份的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各省份劳动生产率较快的增长,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金融资本深化程度也逐渐带动各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之间协调稳定发展。(4)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涉及区域来看,可以得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但金融资本累积仍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缩小的瓶颈,未来涉及区域省份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优势,在金融资本深化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打造区域金融增长极;(2)差异化支持国家提出的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3)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4)加大对落后贫穷地区政策导向与扶持力度。
【图文】:

趋势图,省份,趋势图


图 3-2 1978-2015 年不同区域、不同省份 RFIR 对比趋势图注:资料根据 1979-2016 年我国各地区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图 3-2 展示了 30 个省份、东中西三大区域在 1978-2015 年期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发现,北京的金融发展指数最高,原因很显然是由于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各大银行总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部建设在北京,这种环境也为各行各业间的资金往来提供了便利,从而增加了存贷款总额,使得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和与实际 GDP 之比即地区金融相关率 RFIR 值相对很高。上海的金融发展指数仅次于北京,同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窗口,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金融活动更加频繁,从而存贷款合计数量占 GDP 的比例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各个地区各个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均呈现出普遍上涨的趋势。其次

趋势图,保险深度,趋势图,保险业


图 3-4 2000-2015 年东、中、西各地区保险深度对比趋势图注:资料根据 2001-2016 年我国各地区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保险行业的发展,并提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带动保险大型服务行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1980业又重新得到全面恢复,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长速度,虽然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却不能遮掩当今结构性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各地区的保险业资产规模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国除了东部沿海一些发达省市的保险业较为发达以外,全国大多数地区保险业发缓慢。对保险业金融资产规模发展区域差异的研究选取对各地区保费收入保险深比较。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与国民收入(GDP)的比值,体现了保险业在国民收入比重,一个区域的保险深度越大,说明保险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险业的资产规模也就越来越高。如图 3-4 所示,可以看出 2000 年以来,,我国各保险深度差异呈现拉大的趋势,但其差距并没有太大,表明保险业在各个地区的展中的地位差异不是很大。其中,东部地区保险深度最高,到 2015 年其保费收GDP 的 3.5%;2006 年以前西部地区的保险深度高于中部地区,2006-2011 年间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逯进;朱顺杰;;金融生态、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15年11期

2 张乐;潘武军;;适度金融资本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王少剑;王洋;赵亚博;;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10期

4 孙久文;姚鹏;;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5 李婉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以八大经济区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02期

6 谢家智;王文涛;;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分布特征[J];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01期

7 匡远凤;;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基于SFA的经验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8 杨龙;胡晓珍;;金融发展规模、效率改善与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9 朱承亮;岳宏志;师萍;;人力资本及其构成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0年11期

10 武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2606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06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