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协同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指导。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第一次把“绿色化”概念归入我国现代化建设,落实了“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的延展。当前中国处于结构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力度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同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国“五化”协同发展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同问题。本研究主要测度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探讨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区域差异和影响机理。首先,分析比较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理论及现状;其次,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五化”指标评价体系,选用熵权法定权,耦合协同模型测算,采用ArcGIS空间软件对我国“五化”子系统及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可视化描述;最后,选取空间计量方法构建模型,基于绿色化引领,剖析影响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五化”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城镇化质量欠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绿色化发展稳步提升,且中国“五化”协同存在城镇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滞后的问题。(2)从中国“五化”子系统发展情况来看。第一,从时间演变来看,2008年-2016年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均呈现增长趋势。工业化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信息化发展滞后成为“五化”短板;农业现代化发展增长幅度偏低;绿色化水平稳步提升。第二,从区域角度来看,“五化”发展水平均呈东高西低态势,地区发展不均衡。(3)从中国“五化”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情况看。第一,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依次递减。第二,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分为六种协同等级:第一类是高级协同型,包含浙江和广东2个省份。第二类是中级协同型,包括天津、上海、福建3个省份。第三类属于低级协同类型,包括江苏、陕西、辽宁、青海、海南、新疆6个省份。第四类是低度失调型,主要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湖北、河南、吉林、黑龙江、重庆、四川、云南、宁夏等13个省市。第五类是中度失调型,包括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甘肃6个省份。第六类是高度失调型,西藏归为此类。(4)中国“五化”协同发展区域差异的绿色考察表明,第一,绿色化平均增速最高,绿色化建设步伐加快;第二,绿色化引领“五化”协同,解决环境资源承载问题;第三,绿色化引领“五化”协同,打造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四,科技创新驱动过弱,制约绿色化发展进程。(5)从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看。第一,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层面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教育水平显著推进“五化”协同发展,是影响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第二,绿色化引领“五化”协同发展,绿色因素中绿色经济、绿色环保对“五化”协同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一是本文基于绿色化引领角度来重点考量五化协同发展,有别于已有的研究,也更契合未来绿色发展理念。二是探究“五化”协同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以丰富并完善相关研究的方法论。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124
【部分图文】: “五化”协同发展作用机制图
地区工业化水平区域分异(2)从地区工业化水平区域分异看(图4-1),工业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现,布
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分异(2)从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分异看(图4-2),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振;孔祥智;;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5年10期
2 潘竟虎;胡艳兴;;中国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效率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9期
3 舒季君;徐维祥;;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3期
4 范辉;刘卫东;张恒义;;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1期
5 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动态演进[J];经济学动态;2015年01期
6 唐浩;贺刚;;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年09期
7 刘文耀;蔡焘;;“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和指标构建[J];改革;2014年08期
8 卢丽文;张毅;李永盛;;中国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3期
9 郎晓波;;“链合”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农村社区转型——基于浙江J村的考察[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5期
10 熊巍;祁春节;;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玲;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刘红增;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湖南省“五化”协同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3 王侠;重庆市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
2826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2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