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京津冀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03:01
   京津冀区域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可以完善中国区域发展机制,更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被正式提出,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而产业转移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凸显各地主要职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地区间资源流通和产业互补。京津冀产业转移以2005年首钢搬迁为标志正式展开,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举措,然而产业转移是否真的推动了地区协调发展,又是否取得应有的成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梳理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总结了产业转移效应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相关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能力;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三方面分析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效应;再进一步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应用EES模型和PSR模型建立了产业移出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京津冀产业移出效应;从而明确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已经取得的成效,提出如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增强产业转移效应的有关政策建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在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方面,河北承接能力较强,主要是由于具有成本优势以及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但还需要提升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天津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技术研发能力等,但是其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空间没有河北充足;(2)通过京津冀产业承接效应评价发现,承接产业转移会促进承接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承接地就业人员数量、提高人员收入,但是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要在产业转移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3)从京津冀产业移出效应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是产业移出效应中最重要的硬性因素,高于经济和社会因素,由于产业转移,北京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人员疏解,提高了劳动力收入,但是重工业等的移出也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限制了产业移出效应的进一步提升。
【学位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1.3
【部分图文】:

京津冀,北京人口,京津冀区域,工业规模


由图3-1和图3-2可知,在京津冀三地中,河北由于较大的产业规模,??尤其是工业规模,其产生的污染物总量远比北京和天津要多,2011年以后,??京津冀三地的化学需氧排放量也增加较大,污染物排放一直没有呈现降低态??势。由于北京人口密集程度高,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条件相比,??环境污染问题尤其突出。2012年,严重的雾霾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京津冀区域环境治理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京津冀,河北,北京


?随着对环境污染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京津冀三地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也??逐渐增多。2001-2016年,京津冀在工业污染治理上的投入见图3-1。??1000000??900000?.??800000?八??700000?I?\??600000??/—\???/?\??北京??500000?/?\???/?\?天津??400000?/?V??/?\??河北??300000????/?V??200000??!〇〇〇〇〇??0?I?I?I?r?I?I?I?I?|?|?i?i?i??thoioo?寸?inio?卜?oooio^Hoim?寸?in^o??OOOOOOOOOHtHtH^HiHtHH??oooooooooooooooo??rMrMfMr>jr>4〇jrMrMrMf>jr?jrMfMrMrMrM??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局网站??图3-3?2001-2016年京津冀三地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万元)??从图3-3中可以看出,北京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最少,而河北最多,??尤其是2012年以后,河北的工业污染治理投入激增,这与京津冀出现严重的??雾霾问题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带来较大伤害,??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河北重化工企业较多,分布较散,污染??排放量也较大,对于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也最强。??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具有不同的治理动机。环境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一是有明显的非??竞争性

生产总值,天津,河北,产业转移


(2)主要数据描述??2005年以来,天津和河北的地区生产总值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河北的土地和人口等规模较大,所以其经济总量比天津要高出许多。由图5-1??可以看出,在总体趋势方面,天津和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与地区GDP??的发展趋势相似,都基本处于逐年上升的态势;分阶段来看,在2010年以前,??天津和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相近,但在2010年以后,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超越天津。这说明河北较好的产此承接能力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吸引??了更多的产业来冀发展。??-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子;傅泽强;王艳华;王阳;;区际产业转移测算方法与应用——以京津冀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转移为例[J];生态经济;2018年04期

2 张建伟;苗长虹;肖文杰;;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8年03期

3 吴淑娟;吴海民;;产业海外转移对母国就业空间转移和产业转移效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01期

4 郭淑芬;李晓琪;阎晓;;环渤海地区合作背景下京津冀产业转移趋势与山西承接行业拣选[J];经济地理;2017年09期

5 李然;马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J];经济问题;2016年01期

6 常静;赵凌云;;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年18期

7 李琳;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05期

8 孙久文;姚鹏;;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李琳;刘莹;;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4年09期

10 马丽梅;张晓;;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聂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辽;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陶朝安;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

2 刘莹;基于哈肯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3 刘伟;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空间结构优化重点领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张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与环境效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2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42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