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实体经济发展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总效应检验
(二)总效应的分地区检验
(三)间接效应检验
(四)总效应衰减检验
五、结 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志彪;;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关系的再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5年09期
2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与宏观机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3 纪玉山;吴勇民;白英姿;;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创新乘数效应:微观机理与宏观测算[J];经济学家;2008年01期
4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5 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6 王瑾;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J];经济纵横;2003年11期
7 范柏乃,单世涛,陆长生;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年06期
8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炜;孙菲菲;卢庆华;;自我效能感在精神科护士自我接纳和积极应对方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年21期
2 杜巧霞;潘意明;何小玲;;触摸舒适感在产科护士主动性人格与职业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年17期
3 谢莹莹;尹安春;王艾红;黄秀美;付虹;;肿瘤内科护士共情满足与共情能力、心理弹性、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年13期
4 李爱华;韩凤萍;孙静;;心理韧性在护士职业获益感与留职意愿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年11期
5 程红萍;路清蒲;杨红梅;;自我效能在食管癌化疗患者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年08期
6 柯丽;孙莉;柯攀;贾佳;陈雪琴;姜峰波;林紫;刘冰;;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幸福感:希望的中介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年03期
7 黄素芬;陈丽霞;税忻颖;石国凤;;睡眠在老年慢病患者焦虑、日常生活能力之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年20期
8 谭莉娜;聂光辉;吴歆;唐峥华;;城市居家老年人自尊与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年04期
9 肖蓉;赖巧珍;赵久波;;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年03期
10 邝立平;冯现刚;祖思萌;何秀梅;;医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在不良教养方式与自伤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斌;;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09期
2 付颖哲;徐策;;德国抑制土地和房地产投机的经验[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3 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年01期
4 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5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5期
7 高梁;只有自主创新才是立国之本——论“比较优势”和“全球化”不可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源泉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陈英;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9 孟亮,宣国良,王洪庆;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6期
10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军;;新常态更需新思维[J];中国有色建设;2014年03期
2 焦君安;;浅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王雪莹;;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新时代职业教育;2018年03期
4 ;万州区——经济发展提档提速[J];新重庆;2009年12期
5 ;全面落实“314” 又好又快促发展[J];新重庆;2007年12期
6 侯保荣;;腐蚀成本与经济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20年02期
7 张思敏;;绿色经济发展下的财税金融支持研究[J];财富时代;2019年12期
8 张彬彬;;财税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探究[J];纳税;2020年01期
9 民建兰州市委政策研究小组;王卫东;李旭峰;马玺晔;刘亚红;;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J];经济界;2020年01期
10 闫怡卓;;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甘;精英形成、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武汉大学;2013年
2 陈伟平;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5 吴丽燕;澳门经济发展及其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冯振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8 钱滔;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05年
9 马长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周为民;中国经济发展史论[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佳楠;河南省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9年
2 江云;晋升压力、官员个人特征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叶数红;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9年
4 赵婷;斯里兰卡贫困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5 徐伟强;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6 吕丹;轨道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效应及区域差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7 王文柳;云南省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8 杨雪露;促进德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9 崔之珍;产学研合作对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9年
10 邱蒙蒙;海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2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4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