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收入结构与中国居民家庭幸福感: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20-10-25 03:09
   收入一直是学者研究幸福感领域所考虑的主要因素。然而,收入结构与幸福感的关系却未曾有过系统的讨论和分析。本文基于2013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别从绝对和相对收入结构效应出发,使用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来分析收入结构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城乡两类群体的收入结构与幸福感的异质性,使用交互项和消费中介效应,探究该效应在城乡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和重要程度。本文研究主要从下列几项展开分析:第一,研究四种收入关于绝对收入结构效应和相对收入结构效应两方面对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绝对收入结构效应方面,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对收入结构效应方面,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该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倒“U”型体现出中国家庭存在的“幸福收入悖论”现象。第二,研究城乡两类群体下,四种收入关于两种收入结构效应对幸福感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发现,较城镇而言,农村的经营性收入在绝对收入结构效应方面对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村民更多应从绝对收入结构效应出发来提升经营性收入,提高农村福利水平和生活满足感。第三,探究城乡两类群体下,消费中介效应对收入结构影响幸福感贡献度的差异性。实证发现,财产性收入通过消费来提高幸福感方面上,农村的消费中介效应远大于城镇;农村的经营性收入通过绝对收入结构效应影响幸福感的消费中介效应大于城镇。因此,农村更可能通过金融方式增加社会消费;通过经营性收入满足消费的欲望,成为提高农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之一。上述结论可以得到:首先,正视因家庭情况不同而导致的收入结构方面的差异性,以减小该差异引起的贫富差距拉大而降低幸福感;其次,鉴于“幸福收入悖论”的存在,家庭在提升各类收入水平的同时,也要考虑因收入增加而导致的闲暇时间的减少所引起的健康与心理的损害;最后,相关部门在考虑提升社会幸福感水平时,应考虑城乡之间的差异,农村更应提升经营性收入水平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推动消费中介效应对幸福感的影响,以此实现城乡的同步和谐发展。
【学位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C912.6;F1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1.2.2 实证研究法
        1.2.3 作用机制分析与实证相结合
        1.2.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幸福感的概念及测度研究
        2.1.1 居民幸福感定义
        2.1.2 幸福感的测度与方法
    2.2 收入与幸福感的研究
        2.2.1 收入数值与幸福感
        2.2.2 收入结构与幸福感
    2.3 非收入因素与幸福感的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机制分析
    3.1 绝对收入结构与居民幸福感
        3.1.1 收入获取中所经历的过程
        3.1.2 获取收入周边的工作环境
        3.1.3 获取收入后进行的支出计划差异
    3.2 相对收入结构与居民幸福感
    3.3 城乡差异背景下的收入结构与居民幸福感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4.1 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与说明
        4.2.1 解释变量
        4.2.2 被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2.4 中介变量
        4.2.5 条件变量
    4.3 模型设定
        4.3.1 收入结构对幸福感直接影响的模型设定
        4.3.2 城乡差异下的收入结构对幸福感中介效应的模型设定
    4.4 描述性统计结果
第五章 实证讨论
    5.1 收入结构与居民幸福感
    5.2 城乡差异与居民幸福感
    5.3 基于中介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5.3.1 收入结构与幸福感的消费中介效应的机制分析
        5.3.2 消费中介效应的实证结果
    5.4 内生性讨论
    5.5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绝对和相对收入结构效应结果
        6.1.2 存在“幸福收入悖论”现象
        6.1.3 城乡之间的收入结构与幸福感关系具有异质性
        6.1.4 城乡的收入结构与幸福感的消费中介效应具有异质性
    6.2 政策建议
        6.2.1 家庭重视收入结构的改善
        6.2.2 政府努力完善社会制度
        6.2.3 金融中介机构提升产品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宪;沈悠;;货币政策是否存在结构效应的研究综述——基于中国信贷传导渠道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5年04期

2 俞晓晶;;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效应[J];财经科学;2013年07期

3 陈愉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J];统计研究;2012年09期

4 郝大明;;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结构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06期

5 古明加;劳动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以广东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4年03期

6 彭建仿;重庆市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2期

7 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8 郭春香,黄兵,陈勇,马继刚;四川产业的结构效应分析与经济增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04期

9 管怀鎏;;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五大结构效应[J];经济师;1997年02期

10 沈文庆;诸永泰;詹文龙;郭忠言;尹淑芝;乔卫民;邬恩九;;轰击能在5.3MeV/A以下的(16)~O+(27)~Al反应的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笑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2 姜涛;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崔庆波;自由贸易区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4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娟;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姬世东;中国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党玉婷;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曹慧平;国际贸易、环境质量与环境规制[D];南京大学;2012年

9 张尚学;就业优先的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范玉波;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效应:历史、逻辑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佳乐;收入结构与中国居民家庭幸福感: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2 霍宇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赵志国;新贸易核算体系下中国对日韩贸易隐含碳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4 李正茂;单元互动中“关联”与“相长”的结构效应[D];延边大学;2018年

5 宋秋丽;河北省养老服务业的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18年

6 张如鹏;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与结构效应探究[D];南京大学;2017年

7 王婧;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8 白东北;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结构效应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

9 夏天;中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5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55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