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建设成为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文章目录】:
一、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迎来历史性新机遇
(一)东北地区扩大开放是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一环
(二)东北亚局势趋缓改善区域合作的外部环境
(三)“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东北地区成为向北开放主阵地
(四)政策叠加助力东北地区夯实对外开放基础
二、东北建设成为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现实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地缘优势加速凸显,但也面临多方掣肘
(二)“一带一路”建设融入深,但开放前沿的经济基础有待夯实
(三)东北亚区域合作推进稳,但成为开放合作高地仍有待时日
(四)区域发展新动能培育快,但尚未迸发强劲增长态势
(五)体制机制短板加速补齐,但务实合作机制仍待探索
三、东北建设成为对外开放新前沿的路径选择
(一)率先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二)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模式
(三)以特殊政策推动沿边开发开放
(四)着力建设面向东北亚的跨境大通道
(五)积极探索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积仁;;振兴东北,我们还有教育[J];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34期
2 姜疆;;东北亚合作:振兴东北的更大视野[J];新经济导刊;2016年12期
3 孟凡明;李学伟;万双;;破题发力共促东北全面振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5期
4 武文卿;;东北老工业区的浴火重生之路[J];中国招标;2015年38期
5 ;激扬东北——社会各界话东北振兴[J];东西南北;2003年10期
6 朱娅琼;;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 详解东北全面振兴新政[J];中国投资;2009年12期
7 张立建;邹义荣;;对振兴东北七个流行观点的反思[J];珠江经济;2005年08期
8 张德玉;;科技创新是振兴东北的必由之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4年02期
9 常修泽;;“再振兴”东北战略思路探讨[J];人民论坛;2015年31期
10 王洪飞;宋可馨;;东北全面振兴辽宁发展的路线及思想解析[J];辽宁经济;202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瑞军;近代东北商会研究(1903-1931)[D];吉林大学;2013年
2 董晓菲;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新颖;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大海;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仁霞;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春艳;基于自然资源约束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姜妍华;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经济政策对东北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房国忠;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阳;国有企业改革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D];吉林大学;2017年
2 魏凤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李晗斌;产业集群与东北产业振兴[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晨瑶;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的东北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蕾;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常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体系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7 曹振峰;发展虚拟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明;中国东北与俄远东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9 陈莹;地方政府与市场化制度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思考[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薛波;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协调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6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5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