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03:52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我国城市化水平取得了重要进展,城市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但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各城市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城镇化蓝皮书: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6)》指出各城市在城镇化水平、速度、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发展很不均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加强对城市功能的研究,了解城市功能的发展特征,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发展的总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可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文基于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并在数据的可得性原则下,建立全面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综合评价体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用综合评价中的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功能与综合功能的得分,探寻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此外...
【文章来源】: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25图 4-2 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功能与综合功能的变化图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本文测算整理。序号 1-31 分别代表: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杭州、嘉兴、湖州、重庆、成都、南充、宜宾、合肥、芜湖、蚌埠、淮南、淮北、南昌、九江、武汉、黄石、宜昌、襄阳、荆州、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
本节基于第四章测度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功能的得分数据,运用传统GM(1,1)模型预测了 2017-2023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功能的得分。长江经济带31 个城市的 MAPE 值均小于 0.1,属于高精度的精度等级。故而本文建立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评价预测模型 GM(1,1)是可靠的,2008-2016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评价值曲线将与 GM(1,1)曲线高度吻合,因为本文所获得的 2017-2023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值的数据相对而言是可靠的。具体的预测结果详见附录八。根据预测结果,本节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功能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见图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J]. 赵娴,林楠.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12)
[2]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J]. 王桂新. 人口研究. 2013(06)
[3]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 地理科学. 2013(11)
[4]长江经济带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长江经济带6个中心城市为例[J]. 唐壬艺,何林. 时代金融. 2013(18)
[5]提升中小城市人口聚集功能的战略思考[J]. 辜胜阻,郑超.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5)
[6]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J]. 赵勇,白永秀. 中国工业经济. 2012(11)
[7]基于STIRPAT和GM(1,1)模型的北京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J]. 吴振信,石佳. 中国管理科学. 2012(S2)
[8]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J]. 陆铭,高虹,佐藤宏.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0)
[9]中国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J]. 张婧,李诚固. 地理学报. 2012(08)
[10]基于熵值法和GM(1,1)模型的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郭锐利,郑钦玉,刘娟,李美荣.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6)
硕士论文
[1]首都经济圈中小城市功能的测度与提升研究[D]. 闫程莉.山西师范大学 2014
[2]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D]. 潘承仕.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72095
【文章来源】: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25图 4-2 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功能与综合功能的变化图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本文测算整理。序号 1-31 分别代表: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杭州、嘉兴、湖州、重庆、成都、南充、宜宾、合肥、芜湖、蚌埠、淮南、淮北、南昌、九江、武汉、黄石、宜昌、襄阳、荆州、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
本节基于第四章测度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功能的得分数据,运用传统GM(1,1)模型预测了 2017-2023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功能的得分。长江经济带31 个城市的 MAPE 值均小于 0.1,属于高精度的精度等级。故而本文建立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评价预测模型 GM(1,1)是可靠的,2008-2016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评价值曲线将与 GM(1,1)曲线高度吻合,因为本文所获得的 2017-2023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值的数据相对而言是可靠的。具体的预测结果详见附录八。根据预测结果,本节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综合功能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见图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J]. 赵娴,林楠.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12)
[2]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J]. 王桂新. 人口研究. 2013(06)
[3]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 地理科学. 2013(11)
[4]长江经济带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长江经济带6个中心城市为例[J]. 唐壬艺,何林. 时代金融. 2013(18)
[5]提升中小城市人口聚集功能的战略思考[J]. 辜胜阻,郑超.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5)
[6]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J]. 赵勇,白永秀. 中国工业经济. 2012(11)
[7]基于STIRPAT和GM(1,1)模型的北京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J]. 吴振信,石佳. 中国管理科学. 2012(S2)
[8]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J]. 陆铭,高虹,佐藤宏.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0)
[9]中国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J]. 张婧,李诚固. 地理学报. 2012(08)
[10]基于熵值法和GM(1,1)模型的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郭锐利,郑钦玉,刘娟,李美荣.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6)
硕士论文
[1]首都经济圈中小城市功能的测度与提升研究[D]. 闫程莉.山西师范大学 2014
[2]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D]. 潘承仕.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72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7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