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作为掌握国家重要经济资源命脉的军工科研院所,其自身兼具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及适应外部变化的双重压力,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尽快完成国家赋予的责任及目标是军工科研院所应该完成的重要任务。由于其同时具备国防科研要求及产品生产销售的性质,决定了军工科研院所不能与其他企业走相同的发展道路,国家正进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军工科研院所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经受市场竞争洗礼的局面,处处遭遇风险席卷的军工科研院所应该靠自身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构架走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道路,增强发展后劲,发挥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迎面解决缺少政策扶持及巨大市场竞争压力的问题。本文以军工科研院所-中电研究所作为研究主体,介绍了军工科研院所的发展方式以及中电研究所近40年的发展历程,通过案例研究方式介绍中电研究所的内部行使审计职能的部门-纪检监察与审计处日常工作及职责,并依据相关内部审计理论,借鉴实践过程中其他公司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及经验,对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从内部审计的机构的设置、制度的建立及工作的开展和职能的执行等方面到引入高效的前沿审计方法,抓住风险点,提升研究所内部管理的综合水平,对研究所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决策进行研究分析。在理论应用上,本文借鉴“双报告”模型,对研究所内部审计现存的上报模式给予了改进意见,在内部审计应明确的职能和执行力层面上做了一些探讨,职能层面与行政层面应分别对应不同上报渠道,同时发挥内审部门对单位的管理监督及风险管控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在参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行使职能监督时应注意保持内审的独立性,不应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责部门,同时不能在给予企业发展建议时参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不能让利益驱动使得内审部门做出影响其独立性的判断。研究所内审制度在集团公司总体制度框架下建立,应加强与集团公司上级审计部门的沟通,从业务及管理方面对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建立健全的内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部门职责定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向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过度,引入增值型审计方法及审计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本文可作为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工作参考,也作为国企或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独立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4
- 1.3 研究方法14
- 1.4 论文框架14-15
- 第2章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现状15-27
- 2.1 中电研究所简介15-16
- 2.2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部门及岗位职责16-20
- 2.3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部门业务工作流程20-27
- 第3章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存在问题与分析27-35
- 3.1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27-28
- 3.2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职能界定问题28-30
- 3.3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执行力度问题30-32
- 3.4 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资源与方法运用问题32-35
- 第4章 解决中电研究所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35-44
- 4.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35-37
- 4.2 确定内部审计部门职能定位37-39
- 4.3 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39-42
- 4.4 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策略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昭永,田茂祥;谈内部审计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广西会计;2000年04期
2 靳瑞霞;简述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0年05期
3 鹤翔;论内部审计的几个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赵弘宝;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5 李建玲,赵文田;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6 张继良;内部审计与管理创新[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7 张继勋;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8 张秋;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9 刘雅娟;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10 冯全保;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的实质[J];审计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新伟;;集团内部审计浅析[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文广;王玉海;念延辉;;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途径[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3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综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4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题获一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5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题获二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北京市朝阳区审计局课题组;赵燕川;张延军;;由A公司内部审计转型引发的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思考[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7 ;前言[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8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综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9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专题获一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10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专题获二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中国内审协会再获索耶奖[N];中国审计报;2003年
2 ;如何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3年
3 张成义;贯彻执行《黑龙江省内部审计条例》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赵天燕;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5 杨鸿雁;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审计[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记者 阿贵;我省内部审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钟国栋;中小企业缺位内部审计 经营风险急需经济医生[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 房永斌;加强内部审计 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N];中国保险报;2007年
9 齐洪涛 尹从军;浅论建设一流内部审计[N];中国航天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许克敏;我国代表团出席2006亚洲内部审计年会[N];财会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晓莲;国际内部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郭巧玲;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9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迎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发展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姜波;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鲜梅;电网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闫乃福;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柳红;内部审计增值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学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张云志;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5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1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