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的审计精神文化
发布时间:2017-10-15 14:43
本文关键词:论民国时期的审计精神文化
【摘要】: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既学习西方又结合国情"的审计理念、"独立、诚信、廉洁、勤奋"的审计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审计职业精神。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民国审计精神文化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但它对当代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培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审计理念;敢于摸老虎屁股,实现审计实质独立;以培育诚信为基础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文化;勇于参与制度博弈,践行创新文化。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国 审计 精神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的审计文化研究”(15YJC790161)
【分类号】:F239.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 民国时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下,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精神文化。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分成四类:一是民国审计史研究。郭道扬(2004)提出,北洋政府时期的《天坛宪草》确立了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的审计组织体制,审计长和审计人员由总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太冲;我所知道的谢霖(四)[J];上海会计;1984年03期
2 吴德永;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年S1期
3 蔡德阳,曲宏,车大雷;注册会计师如何降低风险提高审计真实性[J];辽宁财税;2001年06期
4 闫丽明;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成人高教学刊;1996年05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2006年度中国财会大事记[N];中国财经报;2007年
2 朱庆芬;建立三位一体的行业管理体系[N];中国财经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新宇;基于审计视角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韦红玉;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杨阳;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赵佳星;论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方超;论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杨容芳;企业海外筹资行为之审计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田野;论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赵玉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7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3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