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创新与探索——以广西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6 10:21

  本文关键词: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创新与探索——以广西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教学 特色专业 质量工程 教学改革


【摘要】:广西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对高校的审计学专业建设作出了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
【关键词】审计教学 特色专业 质量工程 教学改革
【基金】:广西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2011年入选“自治区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0-4;G642
【正文快照】: 一、特色专业建设背景2007年1月,教育部正式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是质量工程六大内容当中“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昀;冉荣;朱国铭;;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创新探索——以广西体专体育保健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年03期

2 张坚;郑开玲;;抓研究,重实践,提升特色专业建设质量——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经验总结[J];高教论坛;2010年04期

3 王平祥;陈晓琳;;试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10期

4 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家惠;程秀莲;;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2 李刚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李水清;罗跃;任朝华;丁康乐;;应用化学省级品牌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10年03期

4 张雅军;;以市场为指导推进英语双学位专业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罗文华;罗平;;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应厘清的问题[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刘何清;刘荣华;;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特色定位原则与过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7 黄昀;冉荣;朱国铭;;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创新探索——以广西体专体育保健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年03期

8 赵巧华;陈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地理空间信息;2010年05期

9 谭豫之;刘为民;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5期

10 查书平;钱鹏;胡秀芳;;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J];高教论坛;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阅雄;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管理支撑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冠玮;高校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吴凡;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常淳;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添程;山东省体育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家惠;程秀莲;;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2 郭爱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07年03期

3 万燕生;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特色[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4期

4 张红霞;王雷;;高校创建品牌特色专业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5 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4期

6 张泮洲;侯立松;;浅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年01期

7 侯立松;;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8 林江辉;李俊龙;胡锋;顾南;;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农业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03期

9 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2005年03期

10 贡福海,孙绍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创建品牌特色专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程富;;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进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10期

2 郭连军;;实施质量工程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张廷海;张庆亮;;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李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5 段德君;江珩;金安江;;创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3期

6 马韵新;;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与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资讯;2010年27期

7 段德君;付军;金安江;;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11期

8 陈映江;张新虎;魏彦明;白文苑;曾翠萍;;全面实施“质量工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社科纵横;2011年04期

9 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3期

10 张克君;赵耿;;基于“质量工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立新;杨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双语教学初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苟晓凡;;从“失败学”到教学改革之启示[A];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崔海亭;郭彦书;王振辉;;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福裕;王向东;徐强;陈向东;;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雯雯;张小岗;;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军武;;关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耿静;;新世纪高校教学改革前瞻[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康勇;;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与认识[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9 葛兴;罗劏;郑燕英;杨柳;刘京萍;苑嗣纯;蔡红;;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10 孙铁成;林景波;李凤阁;刘群;杨华;吕瑞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建实验教学新模式[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振国;高校教学质量工程成效初显[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周祖臣邋实习生 张燕玲;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切实提高高教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程曦 通讯员 张文雪;我校“质量工程”建设开局良好[N];新清华;2008年

4 刘茜;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管理高校质量工程[N];光明日报;2007年

5 高金云;11项目入选“2008年省高校质量工程”[N];泰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颖;我省实施本科质量工程[N];福建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实习生 温小乐;“质量工程”:高教改革之魂[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王琰;高校“质量工程”提升本科教学水平[N];中国教师报;2007年

9 张修君;质量工程 利国利民[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长春中医药大学 李磊;中医药高校承担多个国家高校“质量工程”项目[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夏敏;我国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淳;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雨;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杜祥培;女子大学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黄玉;《标准》引导下的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蓝勋;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后评估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史玺锋;甘肃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7 张梦;颜元书院教学改革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志华;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勇;适应与超越:大学新生角色转换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李建中;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管理改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42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42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