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3:01
本文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问题研究
【摘要】: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完整性和运行有效性,上市企业需对自身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公开披露自我评价报告。但是,由于上市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不能充分、客观地反映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的状况,因此,还需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状况进行客观、适当的审查和评价,并对外披露其出具的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相关情况。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完整性和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既能够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又能使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效率,因此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意义重大。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结合审计抽样获取的审计证据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发表意见相对具有主观性,因此产生风险。但是审计风险是由内外部多方因素共同引起的,,因此,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是能够进行风险管理的。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问题的研究,探究和创新审计风险控制方法,以便降低审计风险。 基于此,本文重点从审计主体角度分析审计风险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本文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前言内容,简单介绍文章研究内容的背景、意义,总结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研究内容和框架作出简述;第二章重点介绍内部控制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相关信息为基础分析审计风险现状并总结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从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时面临的四个审计风险角度分析审计风险成因;第五章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措施,重点从审计主体角度具体分析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第六章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控制 审计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4;F275
【目录】: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第1章 前言8-13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1.1 选题的背景8
- 1.1.2 选题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12-13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12-13
- 第2章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理论概述13-18
- 2.1 注 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相关理论13-15
- 2.1.1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涵义13
- 2.1.2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13-14
- 2.1.3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的分类14-15
- 2.2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15-18
- 2.2.1 风险及风险控制理论15-16
- 2.2.2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概念16
- 2.2.3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的意义16-18
- 第3章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8-25
- 3.1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数据18-22
- 3.2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22-23
- 3.3 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问题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23-25
- 第4章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及其成因分析25-34
- 4.1 固有风险及其成因分析25-28
- 4.1.1 固有风险的表现25-27
- 4.1.2 固有风险成因分析27-28
- 4.2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风险及其成因分析28-30
- 4.2.1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风险的表现28-29
- 4.2.2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风险成因分析29-30
- 4.3 内部控制评价风险及其成因分析30-32
- 4.3.1 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的表现30-31
- 4.3.2 内部控制评价风险成因分析31-32
- 4.4 违反职业道德风险及其成因分析32-34
- 4.4.1 违反职业道德风险的表现32-33
- 4.4.2 违反职业道德风险成因分析33-34
- 第5章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措施34-46
- 5.1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措施之会计师事务所角度34-36
- 5.1.1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34
- 5.1.2 规范审计收费34-35
- 5.1.3 平衡风险和收益35
- 5.1.4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制度35-36
- 5.1.5 加强职业道德体系建设36
- 5.2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措施之注册会计师角度36-46
- 5.2.1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36-39
- 5.2.2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39-41
- 5.2.3 加强后续教育和培训41
- 5.2.4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41-42
- 5.2.5 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42-45
- 5.2.6 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45-46
- 第6章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毛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1期
2 杨继飞;李昊;周海艳;;国外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及启示[J];财会通讯;2009年10期
3 张博亚;;绿大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财务与会计;2011年09期
4 陈汉文;董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师萍;;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年03期
6 周立媛;;审计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1046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4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