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会集、代理冲突与过度投资的审计治理效应
本文关键词:投资机会集、代理冲突与过度投资的审计治理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投资机会集 会计信息质量 高质量审计 过度投资
【摘要】:投资机会集是一切与未来投资决策相关且能增加企业价值的支出或选择权,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高投资机会集将导致管理层行为的可观测性降低。借助这一点,.管理层在投资政策选择过程中将更多的考虑过度投资方案,以扩大公司规模,提高自身报酬水平及声誉和权力,为自己攫取额外的不正当收益。随着我国近年来证券金融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资本市场上公司募集资金的方式也推陈出新,可供企业选择的投资机会不断增加,这种高投资机会集引发的问题就日益显现。一旦公司的投资机会集过高,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于可能产生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将受到重视,此时就有必要对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的相关关系及治理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外部独立审计作为一种监控机制,不仅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且还可以对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的财务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和规范作用。财务报表是外部独立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媒介,审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实现其监督价值。国内外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投资机会集与财务治理机制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做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然而回顾已有文献则发现,绝大多数研究只是验证投资机会集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及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和高质量审计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鲜有文献从投资机会集的视角分析高质量审计是否能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作用于公司的投资政策选择。目前学术界尚未对高投资机会集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以及外部独立审计是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的形成统一的结论。本论文将从过度投资的角度出发,检验投资机会集引起的代理冲突以及外部独立审计的治理效应问题,这也是文章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所在。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行为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投资机会集越大的公司其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越严重,为降低自身就业风险及提高自身报酬水平,管理层更倾向于过度投资,即投资机会集越大的公司越会发生过度投资行为;(2)由于高质量会计信息可以通过改善信息透明度和监督机制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特征,会计稳健性要求公司不得确认预计资产和可能发生的收入,及时确认预计负债并高估负债,是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代理冲突的有效机制,亦能提高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3)审计需求动因理论认为独立审计通过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进行鉴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本文将投资机会集因素加入考虑,发现聘请高质量审计师的高投资机会集公司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被显著提高,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得到缓解,最终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选取2003-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过度投资的视角,系统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和高质量审计对高投资机会集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正相关,高投资机会集的公司更倾向于过度投资;(2)引入高质量会计信息之后,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将减弱;(3)对于聘请高质量审计师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质量对高投资机会集导致的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本论文的结构框架为:第一部分是引言,本部分引出投资机会集概念,以及投资机会集是否会导致过度投资这一问题,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分别作了大致阐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搜集国内外学者关于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行为关系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与高质量审计如何对过度投资产生治理作用这三方面问题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本部分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传递理论以及审计需求动因理论来分析高投资机会集导致过度投资的原因,会计信息质量以及高质量审计如何有效发挥其治理作用并最终达到抑制过度投资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三个假设。第四部分为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该部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测试。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局限、进一步发展方向及建议。本部分是在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存在的局限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最后为公司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机会集 会计信息质量 高质量审计 过度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F275;F239.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0. 引言12-16
- 0.1 研究背景12-13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0.3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14-15
- 0.3.1 写作思路14
- 0.3.2 研究方法14-15
- 0.4 基本框架15-16
- 1. 文献回顾16-21
- 1.1 投资机会集对财务治理机制影响的研究文献16-17
- 1.2 投资机会集、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研究文献17-18
- 1.2.1 投资机会集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17
- 1.2.2 会计信息质量对过度投资治理作用的研究17-18
- 1.3 投资机会集、审计监督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研究文献18-20
- 1.3.1 投资机会集与独立审计关系的研究18-19
- 1.3.2 独立审计对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19-20
- 1.4 文献评述20-21
- 2. 投资机会集、过度投资及审计治理效应关系的基本理论21-30
- 2.1 投资机会集概述21-22
- 2.1.1 投资机会集概念21
- 2.1.2 投资机会集影响因素21-22
- 2.2 过度投资概述22-25
- 2.2.1 过度投资概念22-23
- 2.2.2 过度投资的动因23-24
- 2.2.3 过度投资的治理对策24-25
- 2.3 外部独立审计对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关系影响的理论基础25-30
- 2.3.1 委托代理理论25-26
- 2.3.2 信息传递理论26-27
- 2.3.3 审计需求动因理论27-30
-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30-33
- 3.1 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的关系30
- 3.2 投资机会集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会计信息质量的引入30-31
- 3.3 投资机会集、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相关关系分析:高质量审计的引入31-33
- 4. 实证检验33-51
-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33
- 4.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33-38
- 4.2.1 变量度量33-36
- 4.2.2 模型设定36
- 4.2.3 变量定义36-38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38-51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变量T(Z)检验38-39
- 4.3.2 相关性分析39-41
-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1-43
- 4.3.4 附加检验43-45
- 4.3.5 敏感性测试45-51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51-55
- 5.1 研究结论51-52
- 5.2 政策建议52-54
- 5.3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发展方向54-55
- 参考文献55-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敏;赵惠芳;潘立生;;投资机会集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廖义刚;吴斯卉;;投资机会集、代理冲突与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赵惠芳;孙亚林;潘立生;;投资机会集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赵惠芳;焦扬;潘立生;杨昌辉;;投资机会集与高管人员薪酬相关性分析[J];财会月刊;2007年35期
5 廖义刚;汪伟;;融资约束、独立审计与现金流的价值相关性——基于投资机会集视角的经验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年08期
6 艾健明;;企业多元化投资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基于投资机会集设定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潘立生;任国宏;赵惠芳;;运用投资机会集方法研究公司成长性[J];财会月刊;2010年27期
8 韩志丽;杨淑娥;史浩江;;投资机会集(IOS)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年09期
9 赵惠芳;翟晓蕾;潘立生;;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有用性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立生;孙亚林;杨昌辉;刘军航;;IOS研究述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琴;经理自主度对投资机会集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闵星;基于投资机会集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耿传文;投资机会集、无形资产投资强度与审计治理效应[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吴斯卉;投资机会集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杨宣;投资机会集、代理冲突与过度投资的审计治理效应[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6 汪伟;投资机会集、高质量审计与经营活动现金流价值相关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7 徐影;投资机会集下的高质量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孙永彩;成长性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焦扬;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程敏;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8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4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