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法人制度(1)逐渐的被我国的企业采用,并且趋于完善起来,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从内部审计产生到逐步的完善并且形成系统的理论,内部审计经过了曲折的实践探索。关于内部审计的最新的定义表明:现在内部审计已经发展成为了组织内在的一种控制机制,为管理服务、协调管理当局完善组织的内部管理,降低组织的成本支出,从而实现组织的增值目标。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比较完善的组织主要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大型的民营企业中,这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都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水平。而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的资源、能力、认识水平的限制,内部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国家简政放权,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消除原有的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新的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企业,并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克服民营中小自身存在的弱势,如何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在财力、物力、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民营中小企业就需要让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发挥职能和作用,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的目的。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很多问题,内部审计职能机构缺乏独立性、人员的配置不合理、团队缺少凝聚力、审计业务范围单一。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了适合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宏观上缺乏统一的完善的理论指导,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同时还要加强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从企业内部看民营中小企业产权高度集中,管理层缺乏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因素也制约着其内部审计的发展。今后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要加强内部审计管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色,要适合公司治理环境;要走信息化、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 内部审计 管理问题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9.45;F276.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5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10-11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3-14
- 1.3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5
- 1.3.1 选题的研究内容14
- 1.3.2 选题的研究方法14-15
- 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综述15-21
- 2.1 相关定义阐述15-17
- 2.1.1 民营企业的界定15
- 2.1.2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15-16
- 2.1.3 小结16-17
- 2.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概述17-21
- 2.2.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17-19
- 2.2.1.1 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民营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信息基础17
- 2.2.1.2 内部审计在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7-18
- 2.2.1.3 内部审计为民营中小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强化内部管理18
- 2.2.1.4 内部审计最终目标是为民营中小企业创造价值18-19
- 2.2.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特殊性19-21
- 2.2.2.1 从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角度分析内审的特性19-20
- 2.2.2.2 从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需求动机角度分析内审的特性20
- 2.2.2.3 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特性20-21
- 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若干问题21-33
- 3.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问题21-24
- 3.1.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现状21-22
- 3.1.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22-23
- 3.1.2.1 独立性、权威性原则22-23
- 3.1.2.2 高效率、系统化原则23
- 3.1.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23-24
- 3.1.3.1 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模式23
- 3.1.3.2 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模式23-24
- 3.1.3.3 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模式24
- 3.1.3.4 不设内部审计机构24
- 3.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24-27
- 3.2.1 内部审计外包的定义25
- 3.2.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25
- 3.2.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25-26
- 3.2.4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选择合适的外包方式26-27
- 3.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研究27-30
- 3.3.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现阶段主要工作内容27-28
- 3.3.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内容的扩展28-30
- 3.3.2.1 经营审计28
- 3.3.2.2 管理审计28
- 3.3.2.3 经济责任审计28-29
- 3.3.2.4 绩效审计29
- 3.3.2.5 风险管理审计29-30
- 3.4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配置问题30-31
- 3.4.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的重要性30
- 3.4.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的现状30-31
- 3.4.2.1 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跟不上民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脚步30-31
- 3.4.2.2 内部审计专职人员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审计工作需要31
- 3.4.2.3 审计人员素质低,知识更新慢,工作积极性差31
- 3.5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团队建设问题31-33
- 3.5.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团队的现状31-33
- 3.5.1.1 内部审计团队缺乏凝聚力32
- 3.5.1.2 内审团队缺乏沟通32-33
- 4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原因分析33-36
- 4.1 内部原因分析33-34
- 4.1.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缺乏对内部审计的认识33
- 4.1.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缺乏自身的制度建设33-34
- 4.1.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特性制约着内部审计发展34
- 4.2 外部原因分析34-36
- 4.2.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34
- 4.2.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34-35
- 4.2.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缺乏行业协会间的交流35-36
- 5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研究36-40
- 5.1 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环境36
- 5.1.1 加强内部审计法律制度建设36
- 5.1.2 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作用指导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36
- 5.2 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内部环境36-40
- 5.2.1 加强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管理36-37
- 5.2.2 加强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37-38
- 5.2.2.1 安排与企业规模和工作量相适应和审计人员数量37
- 5.2.2.2 调整内部审计部门的人才结构37-38
- 5.2.2.3 建立内部审计人员业绩评价标准38
- 5.2.3 民营中小企业打造一支高效的内审团队38
- 5.2.4 民营中小企业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38-40
- 6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40-43
- 6.1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走信息化之路40-41
- 6.1.1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含义40
- 6.1.2 民营中小企业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40-41
- 6.2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走适合公司治理之路41-42
- 6.2.1 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41
- 6.2.2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适应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41-42
- 6.3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走创新之路42-43
- 6.3.1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的意义42
- 6.3.2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42-43
- 7 研究结论43-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昭永,田茂祥;谈内部审计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广西会计;2000年04期
2 靳瑞霞;简述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0年05期
3 鹤翔;论内部审计的几个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赵弘宝;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5 李建玲,赵文田;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6 张继良;内部审计与管理创新[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7 张继勋;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8 张秋;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9 刘雅娟;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10 冯全保;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的实质[J];审计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新伟;;集团内部审计浅析[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文广;王玉海;念延辉;;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途径[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3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综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4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题获一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5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题获二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北京市朝阳区审计局课题组;赵燕川;张延军;;由A公司内部审计转型引发的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思考[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7 ;前言[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8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综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9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专题获一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10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专题获二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中国内审协会再获索耶奖[N];中国审计报;2003年
2 ;如何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3年
3 张成义;贯彻执行《黑龙江省内部审计条例》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赵天燕;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5 杨鸿雁;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审计[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记者 阿贵;我省内部审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钟国栋;中小企业缺位内部审计 经营风险急需经济医生[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 房永斌;加强内部审计 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N];中国保险报;2007年
9 齐洪涛 尹从军;浅论建设一流内部审计[N];中国航天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许克敏;我国代表团出席2006亚洲内部审计年会[N];财会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晓莲;国际内部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郭巧玲;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9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迎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发展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姜波;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鲜梅;电网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闫乃福;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柳红;内部审计增值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学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张云志;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79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7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