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中国特色常态化行政问责机制中的国家审计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22 18:31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常态化行政问责机制中的国家审计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审计 行政问责 管理体制


【摘要】:与西方宪政民主问责不同,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行政问责机制,其问责主体系统应权责一致、职责明晰,以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行政系统,行政型的审计体制赋予了国家审计行政问责的天然含义。随着社会对政府责任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日益凸显,国家审计全面服务于行政问责成为必然。审计作为专业型调查和评价机关,应成为行政问责机制中的"信息系统",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价值的增长。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审计与会计学院;
【关键词】国家审计 行政问责 管理体制
【基金】:甘肃省审计厅2014年至2015年度重点科研课题“政府绩效管理与政府审计职能研究”(14SJT101)资助
【分类号】:F239.4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行政体制变革与制度创新对于世界行政改革潮流中的各国政府而言,是日久弥新的话题,其中行政问责机制作为监督和惩罚性要素往往成为制度变革的关键。纵观我国的行政问责研究,片面强调从宪政的视角沿用西方国家议会、媒体和公民的民主问责,忽略基本国情差异,可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雪冬;责任政府:一个分析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2 陈建先;;政府责任的多维度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温美琴;徐卫华;;政府绩效审计助推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基于深圳实践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马志娟;刘世林;;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研究——基于国家行政监督系统功能整合视角[J];会计研究;2012年11期

5 廖洪;王素梅;;以问责为基础的国家审计发展研究[J];审计研究;2008年05期

6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韩志明;;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审计署办公厅;[N];中国审计报;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章礼强;民俗与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圣扬;论辩护律师的申请权及其法律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马剑萍;;试论我国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叶伟为;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启发;刘灵超;李彬;;审计本质的理性思考[J];财会通讯;2010年27期

2 于静;;从“免疫系统论”重新探讨审计本质[J];财会月刊;2009年30期

3 杨雪冬;责任政府:一个分析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4 高志宏;;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构成——兼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J];时代法学;2010年06期

5 刘世林;;基于决策、执行、监督分离治理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地位探讨[J];会计研究;2010年02期

6 刘军宁;中国如何走向真正的问责制?[J];领导文萃;2004年07期

7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8 温美琴;徐卫华;;论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基于深圳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9 王文彬;关于审计的若干问题[J];上海会计;1981年06期

10 李凯;;从公共受托责任演进看国家审计本质变迁——兼论审计“免疫系统”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姗迟;;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6期

2 冯均科;;国家审计新观念: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年06期

3 郎少萍;试探我国国家审计领导体制的改革[J];上海会计;2000年11期

4 罗良辰;国家审计要在三个层次上积极发挥作用(摘登)[J];审计研究;2000年06期

5 鹤翔;论国家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J];商业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6 王德春;成立乡镇审计分局是强化国家审计的重要途径[J];当代审计;2000年01期

7 刘宇;国家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广东审计;2000年04期

8 谭劲松,张阳,郑坚列;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广东审计;2000年05期

9 尹润卿;谈我国国家审计总目标的定位[J];河北审计;2000年02期

10 郭长水,黄赣华,周海花;国家审计几种管理体制的利弊比较和优化选择[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旺;;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建军;;国家审计发展:理论拓展与方向选择[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永智;;正确把握国家审计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审计工作创新发展[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孙国琴;;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权限和主要职责[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5 胡书会;;对国家审计失灵的探讨——基于国家治理视角[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青小平;唐辉荣;;试论国家审计和国家经济安全[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二辑)[C];2012年

7 张立民;聂新军;;和谐社会、政府责任与国家审计[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连外国语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 赵存丽 东北财经大学 高学武;强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N];光明日报;2013年

2 高玉华 辽宁省抚顺市审计局;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特有属性分析[N];中国审计报;2013年

3 张玉珊;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法治化中的作用[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4 梁芳 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办;浅析我国国家审计与法治建设的关系[N];中国审计报;2013年

5 丁德明;论国家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N];中国审计报;2001年

6 王鸿;国家审计的监督性质及职能定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7 周薇薇 刘正午;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宏观调控[N];中国审计报;2006年

8 刘伟 杨灿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强化国家审计的监督力度 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N];中国审计报;2007年

9 市审计局 范庆平;国家审计要关注民生[N];平顶山日报;2008年

10 王宝庆浙江工商大学审计系;国家审计与经济安全的历史唯物论[N];中国审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学斌;国家审计制约与监督权力运行: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王华;基于政府治理的国家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婕;国家审计风险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2 任慧莉;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阮先桃;论国家审计在依法行政监督机制中的定位[D];暨南大学;2005年

4 张文祥;论国家审计与宏观经济管理[D];安徽大学;2005年

5 许宝强;对我国国家审计未来定位问题的探索[D];厦门大学;2005年

6 柏徐;论国家审计风险的控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秦荣庆;我国国家审计定位与改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马建波;基于“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职能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梦滢;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邵期静;国家审计职业化发展路径探研[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79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79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