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14:24
本文关键词: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资源利用审计 合规、合法性 效益性 三公消费
【摘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执政理念,它要求经济和社会协调地、可持续地发展。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制约,要想实现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一般来讲规模较大,从产权上看归全体的公民所有,但公民直接使用和管理的成本太大,只能通过公众投票等方式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政府来使用。政府应该对公共资源使用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效益性负责。然而我国公共资源的利用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公共资源利用不透明,比如,尽管国务院要求各部委公开“三公经费”,许多部委或拖延公布或含糊其词,公共资源利用的合规合法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形象工程遍地可见,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少见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全面开展公共资源利用审计,以监督和规范政府行为,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基于“三公经费”公开、国家近年来的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等经济政治大背景,开展对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研究。 本文正文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研究现状,在充分总结归纳国内外学者观点后,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有所创新。 第二章对公共资源和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含义加以界定,从审计目标、主体、客体等方面加以分析,列举了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数据分析了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 第四章对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发展状况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以为我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开展与完善提供借鉴。 第五章基于前文的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改进与完善我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对策。 最后的结束语对全文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公共资源利用审计 合规、合法性 效益性 三公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一、 研究背景10-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16
- 一、 国外文献综述12-14
- 二、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
- 一、 研究思路16
- 二、 研究方法16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16-18
- 一、 研究框架16-17
- 二、 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公共资源利用审计及其理论基础18-29
- 第一节 公共资源的概念界定18-19
- 一、 公共资源的涵义18
- 二、 公共资源的特点18-19
- 第二节 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概念界定19-24
- 一、 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涵义19-22
- 二、 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特点22-24
- 第三节 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理论基础24-29
- 一、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24-25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25-27
- 三、 资源有效配置理论27-29
- 第三章 我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9-45
- 第一节 我国公共资源利用现状及审计的必要性29-33
- 一、 我国公共资源利用现状29-32
- 二、 开展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必要性32-33
- 第二节 我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现状33-39
- 一、 我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发展历程33-35
- 二、 我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存在的问题35-39
- 第三节 公共资源利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9-45
- 一、 外部因素分析39-42
- 二、 内部因素分析42-45
- 第四章 国外公共资源利用审计实践及经验借鉴45-52
- 第一节 英、美、澳等国的公共资源利用审计45-48
- 一、 英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45-46
- 二、 美国公共资源利用审计46-47
- 三、 澳大利亚公共资源利用审计47-48
- 第二节 中外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比较及启示48-52
- 一、 中外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比较48-49
- 二、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9-52
- 第五章 改进与完善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对策52-70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外部审计环境52-55
- 一、 选择符合国情的审计体制52-53
-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53-54
- 三、 加强政府内部控制54-55
- 四、 提升公共资源利用审计的社会认同感55
- 第二节 构建公共资源利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55-62
-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55-56
- 二、 评价指标的来源56
-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56-62
- 第三节 扩大审计范围62-64
- 一、 空间上扩大审计范围62
- 二、 时间上扩大审计范围62-64
- 第四节 合理利用审计方法和技术64-65
- 一、 科学选择审计方法64-65
- 二、 加快审计技术推广65
- 第五节 科学整合审计资源65-67
- 一、 整合人力资源65-66
- 二、 整合信息资源66-67
- 第六节 重视与外界沟通与交流67-70
- 一、 完善审计公告制度67-68
- 二、 重视审计成果利用68-69
- 三、 畅通信息反馈渠道69
- 四、 形成信息沟通良性循环69-70
- 结束语70-71
- 参考文献71-74
- 致谢74-75
- 科研成果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雨;文海涛;;国外绩效审计相关问题的比较与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平民;英国的绩效审计[J];小康;2005年10期
3 刘勇;;循环经济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09年34期
4 邵伟然 ,张健梅;英国绩效审计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月刊;2005年21期
5 顾晓敏;郑佳;;中美英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02期
6 李成威;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的理论分析及其启示[J];财政研究;2003年03期
7 吴盛光;;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J];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8 卜美文;;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10年08期
9 蔡建红;;浅论绩效审计[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叶林;;韩国的电子政府与反腐败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1103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10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