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审计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6 06:00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审计监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举债 官员 机会主义行为 审计监管


【摘要】:随着综合性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开始由被动的负债开支转为主动的债务融资,由维系行政支出转变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飞速扩张的主动负债行为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增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迅速上升。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开展国家审计,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保障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既有重要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现实应用意义。 本文首先运用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地方政府官员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动机、实现条件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形成机理。然后,根据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在分析国家审计的本质和目标的基础上,探讨国家审计监管地方政府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基本原理,并从地方政府官员责任履行评价机制、审计信息披露机制和审计问责机制三个方面研究了国家审计监管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机制。最后,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信息披露力度和审计问责力度越大,越能够有效监管地方政府举债中的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然而,目前各地区审计机关信息披露力度和审计问责力度差异显著。并且,,现阶段审计机关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官员责任履行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的审计评价模式。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审计机关加强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审计监管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将地方政府行为推进到背后的实质性个体——官员,深入挖掘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实现条件和表现形式,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制的研究。第二,针对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和实现条件,系统地探讨国家审计监管地方政府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理论依据与作用机制,为国家审计监管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理论支持,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监管机制的研究。第三,采用实证的方法检验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管效果,为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监管提供经验证据。构建地方政府官员责任履行评价指标体系和整合模式,为审计监管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操作性强的方法和实用工具。并且,提出健全和改进审计信息披露机制和审计问责机制的政策建议,对审计机关加强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审计监管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明华;;经济适用房建设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年05期

2 马恩涛;;税收竞争、“退出——呼吁”与企业行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母小曼;黄大勇;曹卫东;;土地储备中委托代理与激励机制[J];生产力研究;2007年10期

4 李世杰;李凯;;产业集群治理逻辑:一个分析框架[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5 马丹宇;转轨时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制度原因[J];中国流通经济;1998年02期

6 谢刚;;房地产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合作建房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7期

7 丁秀玲;;国外组织信任研究及其启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帅萍;孟宪忠;;供应商管理中的机会主义与可置信承诺——以汽车产业为例[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9 郭相英;张春红;王晓敏;;人力资本产权特性与会计政策选择机会主义[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10 黎民;赵频;;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及其抑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宝;熊伟清;陈诚;;采购联盟中基于信任机制的机会主义行为演化博弈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2 何江;;体制壁垒和法治本土化的制度演进[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高维和;黄沛;王震国;;行为驱动结构——中国企业渠道结构变动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4 李坚飞;欧阳文和;;中小企业扶持悖论与扶持政策反思[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应瑞瑶;王瑜;;敲竹杠问题:一个治理方法的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敏娇;何正文;;基于博弈的产学研合作机会主义行为治理机制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容志;;激励与行为:地方机会主义及其制度分析——兼论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动力问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罗向阳;解飞厚;支希哲;;公立大学的契约结构、相关的机会主义及其规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杨慧辉;;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披露的时间安排的机会主义行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黄志忠;;从非营业收益看上市公司利润平滑现象——来自上海股市的证据[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锁凌燕;老调新弹:行业诚信与监管者角色[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李慧新;潜心治学成果卓著[N];经理日报;2010年

3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葛伟军;依靠立法减少董事机会主义行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记者 胡晓明 谭新木;加强审计监管[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凯;欧盟认可我国审计监管体系等效[N];中国会计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宫莹;打通审计监管链条上的“关节”[N];中国会计报;2011年

7 记者 邱爽;要进一步突出审计监管重点[N];平顶山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史卫文、朱林;昌吉市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监管[N];昌吉日报(汉);2011年

9 江南;青岛市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网络化审计监管[N];中国审计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明中;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迈出重要一步[N];中国财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丹琳;地方政府举债中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审计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陈永昶;游客感知视角下旅游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成因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3 何江;一个三网融合滞后现象的新制度经济学实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符加林;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高嵩;非对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机会主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严兴全;买方—卖方商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邹小军;武器装备采购的双方治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建宗;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外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唐雪漫;政府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政府的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韶文;交易成本观点下营销渠道内机会主义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曾晓丽;企业技术联盟的稳定性分析及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新;渠道边界人员关系特征对渠道沟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程思婧;我国外贸领域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形成机理与特点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丁见;第三方物流联盟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防范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6 叶栋梁;迪康药业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吴士元;基于博弈分析的战略联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王依杰;我国体育中介市场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马明;产学研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10 吕敏;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47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147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