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研究——从审计需求的视角出发
本文关键词: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研究——从审计需求的视角出发
【摘要】:审计师声誉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对于审计师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从审计需求的两个基本理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出发,分析审计师声誉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发现,审计需求会导致市场对审计师声誉的关注,高声誉的审计师可以限制机会主义行为,降低财务报告舞弊风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事务所的做大做强策略可以提升审计师声誉,而审计师声誉的提升不仅对完善审计市场的良好运行有决定性作用,还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15BGL0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行政监管和市场竞争的视角”(2015YJS063)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对于企业来讲,声誉被看作是一项有价值的资产,常称之为企业品牌的商誉或者客户忠诚度(Sha-piro,1983)[1]。企业通过塑造良好的声誉,可以获得较高的声誉收益,例如,获得更加优秀的员工,提升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股价,降低经营风险等等(Klein and Leffler,19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恽碧琰,罗顺源;证券市场审计需求的产生原因[J];经济论坛;2003年24期
2 孙铮,曹宇;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J];审计研究;2004年03期
3 濮晓达;审计需求的契约观、信息观、以及保险观[J];上海会计;2004年03期
4 张奇峰;;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需求:原因与治理[J];财会通讯;2006年04期
5 刘素珍;张杰;;产权制度变迁与独立审计需求变化[J];财会月刊;2006年26期
6 牟涛;向杨;;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对传统风险模式的改进[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9期
7 吴红敏;;审计需求与代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消费导刊;2008年17期
8 王兵;陈武明;;我国独立审计需求主体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04期
9 陈矜;;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需求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9年08期
10 王兵;辛清泉;;我国独立审计需求缘何不足:契约实施角度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晓晖;;现行政府审计体制下的我国政府审计需求和供给研究——基于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理论分析与治理路径[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如意;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审计需求单制度[N];中国审计报;2011年
2 毛丽娟;审计需求应回归合理轨道[N];中国财经报;2003年
3 广陵区审计局;积极做好社会各方面对审计需求的服务[N];扬州日报;2006年
4 记者 罗秋振;全面提升实现新跨越[N];柳州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陈莲英;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审计师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公司治理与审计需求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2 王金星;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高质量审计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易枫琳;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特征对审计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曾君成;中国证券市场审计需求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王帆;民企高管履职政治关联对审计需求影响的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张火平;股权结构、公司性质与审计需求[D];暨南大学;2007年
7 郭亭亭;上市公司代理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8 周舒;基于契约理论的企业审计需求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齐秀清;供需方视角下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李碧波;审计期望差距及其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98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19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