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审计委员会与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经验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4 06:06

  本文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公司治理 审计委员会制度 罗吉斯回归模型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深圳证券交易所 成立时间 独立董事 积极影响 设立时间 出处:《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2003—2007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罗吉斯回归分析方法,选用深交所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诚信档案"中"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衡量信息披露质量的代理变量,重点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果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积极影响:一是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二是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时间越长,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Abstract]:Taking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from 2003 to 2007 as a sample, the method of Rogg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he result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valuation" in the "Credit Archives" of listed companies disclosed on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website are chosen as proxy variables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ance effect of audit committee and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audit committee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compan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irs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dit committe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econd, the longer the audit committee is established, the higher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company i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dit committe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of investors.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F832.51;F239.4;F224
【正文快照】: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困扰着广大投资者。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被认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2001年的安然事件和2002年世通丑闻彻底暴露了由于公司治理无效导致的会计舞弊行为,为此,美国通过了《萨班斯法案》,对包括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内的公司治理制度进行了重新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斌;陈凌云;;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3期

2 王跃堂;涂建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3 吕惠聪;;大股东控制、审计监督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圳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6年22期

4 高强;伍利娜;;兼任董秘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吗?——对拟修订《上市规则》关于董秘任职资格新要求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08年01期

5 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年02期

6 刘力;马贤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美丽;彭玉珊;陈涛;;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张乐丹;陈旭东;;审计委员会实证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06期

3 陈继初;;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09年03期

4 崔海霞;贺红艳;;财务状况、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11期

5 沈圆;周兰;;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星;张天西;;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平;林建飞;王立群;;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1期

8 马施;李毓萍;;监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的经验证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王勇;;基于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10 彭晓;熊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基于灰色局势决策法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怒涛;公司治理和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胡艳;投资者关系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洪卫青;基于终极控制人特征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杜晓宇;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郭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童丽丽;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分析与约束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9 于健南;家族企业董事会治理、信息透明度与企业价值[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锡皓;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治理效果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2 杨洋;股权结构与审计费用相关性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鲍国辉;审计委员会设立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侯全国;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风险关系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耿红霞;我国企业内向型管理审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勇;基于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互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许世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8 张雪;审计委员会对家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魏威;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一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蔺金秀;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_",薛祖云;董事会结构与会计师事务所解聘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2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3 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年02期

4 乔旭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2003年05期

5 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6 崔学刚;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4年08期

7 杨之曙,彭倩;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透明度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年11期

8 马贤明;邓传洲;;会计年度研究:来自实务界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年05期

9 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年01期

10 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会计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君;王建新;;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国际考察[J];中国总会计师;2006年09期

2 文忤;;审计委员会设立的效用分析[J];经济师;2007年07期

3 余庭良;王建新;;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国际研究综述[J];中国总会计师;2006年09期

4 陈维政,胡豪;公司治理"软手"[J];企业研究;2005年04期

5 张兴胜;“公司治理”的疑惑[J];中国金融;2005年08期

6 胡豪;公司治理“软手”[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7 黄志良;从深交所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J];商业时代;2005年24期

8 谷书堂;公司治理:寻求新的突破——评李维安博士的《公司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5期

9 姜世明;公司治理、政府与破产[J];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10 ;历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风采[J];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席酉民;吴淑琨;;公司治理和管理的系统化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宋玮;;论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3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阚小冬;;国外D&O保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借鉴[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宋冬林;徐怀礼;;治理效率:一个深化公司治理的新视角[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黔;梁禹章;何芳;;内部审计在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作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6 G.R.Chesley;郑春美;;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缺失与拓展(译文)[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7 过文俊;;规范发展特许经营 中国需补公司治理课[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关系研究[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9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现状与出路[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莫莉;美证交会拟推新规强化公司治理[N];金融时报;2009年

2 黄晓琴;缓解经济风险要依赖健全公司治理框架和各项制度[N];证券日报;2009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国旅股份公司治理基本达到上市要求[N];证券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光;公司治理需要解决五方面问题[N];中国证券报;2009年

5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分配局;以董事会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巴西公司治理(一)[N];中国企业报;2008年

6 卢晓珉;内控 公司治理的守护神[N];财会信报;2009年

7 仲继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公司治理十大流行性谬误[N];首都建设报;2009年

8 赵险峰;新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治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马璐瑶;公司治理立法迫在眉睫[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赵险峰;公司治理需迈三道槛[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波;公司治理:激励与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马向阳;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公司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吴再丰;我国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赵海;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杨旭东;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与外部控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黄德根;公司治理和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D];厦门大学;2003年

7 石劲磊;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8 张伏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汪红丽;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姜永海;公司治理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惠媛;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谢一言;试论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制度[D];四川大学;2004年

5 范骏;公司治理的个案及案例分析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6 王忠海;A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张晓莉;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D];河北大学;2004年

8 张志红;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徐翰挺;公司治理与监控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余海燕;得瑞乳业的公司治理运行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89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489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