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计收费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本文关键词: 证券市场 IPO 审计收费 上市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市场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盈余管理 资产重组 收费定价 出处:《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为解决IPO审计收费中出现的问题,应避免为上市而过度包装、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完善IPO审计收费的披露机制。
[Abstract]:The IPO audit fees in China are still influenced by the scale of customer assets and auditors, which further 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audit fee model.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factors of IPO,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annual audit fees. The listed companies usually buy, sell and replace the assets during the period of IPO, which will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audit fees of IPO.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PO audit fees, firms should avoid over-packaging for listing and reform the market access system. Improve the IPO audit fees disclosur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研中心;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
【分类号】:F239.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2 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3年01期
3 李仙;聂丽洁;;我国上市公司IPO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素艳,张红,刘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上证180指数样本股的经验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刘明辉;胡波;;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审计定价——基于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3 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4 潘克勤;审计师的异质性和审计质量差异:文献综述及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8期
5 夏孟余;;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1期
6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7 刘昱熙;林炜桐;;股权代理问题与高质量审计需求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5期
8 张庆;审计定价与“中签者之祸”及其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4期
9 王善平,李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10 章立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小林;;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眭红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斌;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杨永淼;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任夏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李_";审计师解聘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颜志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谢春林;中国电视产业做强做大的路径选择[D];复旦大学;2006年
9 韩厚军;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董延安;经济权力审计控制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峦;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研究:理论与实证[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铭;审计独立性的背离与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李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李卓;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5 孙回回;基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意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朱青;独立审计合约机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姜峰;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吴茜;会计师事务所定期轮换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9 王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10 徐春波;投资银行声誉与IPO抑价:中国股票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财经论丛;2005年01期
2 章立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3 喻小明;关于改制后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收费的几点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0年06期
4 汤云为,赵春光;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1年05期
5 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6 夏立军,杨海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应[J];审计研究;2002年04期
7 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3年01期
8 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天健;林定伟;;南朝鲜吸引外资的新政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1年10期
2 俞可兴;;交易所——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和证券市场[J];世界知识;1982年07期
3 力戈;;公开市场政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1982年01期
4 立凡;;国际货币市场漫谈[J];国际贸易;1982年03期
5 盛慕杰;金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J];西南金融;1983年08期
6 俞可兴;;交易所中的交易过程[J];世界知识;1983年24期
7 加护野忠男;郝跃英;;日美企业经营比较[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3年12期
8 陈彪如;建立上海金融市场 振兴上海经济[J];上海金融;1984年12期
9 任映国;西方的股票市场及其动向[J];江汉论坛;1984年10期
10 ;中坚企业[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建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的组合证券投资的模型研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松涛;;谈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扩大内需的作用[A];“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研讨会专集[C];1999年
3 王维;;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大陆的启示[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王开国;;资信评估业的规范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5 ;资本项目开放与国有股份流通[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6 李岩;丁俊丽;;浅议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定位及发展模式[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刘崇明;王春;;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与操作对策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刘怀高;;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和综合集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建明;;中国金融证券业软件与信息服务市场分析[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10 张明;;资产负债匹配的目标规划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传利;利率市场化给证券市场带来了什么[N];安徽日报;2000年
2 ;《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熊峰 郭圣勇;未来十年我国的证券市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吴刚(博士后) 郭斌(博士);中国证券市场10年[N];中国财经报;2000年
5 林娟;张汉亚认为证券市场规模有待拓展[N];中国改革报;2000年
6 ;“欧洲第二”证券市场公布股票指数成分股[N];财经时报;2000年
7 记者 纪肖鹏;美股IPO本周有高潮[N];财经时报;2000年
8 南开大学 万国华;证券市场国际化四大问题[N];财经时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尽快健全证券市场[N];财经时报;2000年
10 记者 卢晓平;十年证券市场 法网罩住了谁[N];财经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洋;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管同伟;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学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承友;资本市场与企业制度创新——以深圳、香港证券市场为例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5 唐昌放;中国证券市场风险及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周俊;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数量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戴宪生;中国农业与证券市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杨迈军;中国证券市场若干重要关系的辩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王小平;虚拟资本与证券市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大军;计算机行业及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董再平;我国证券市场的税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潘燕峰;证券法中虚假陈述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沈建中;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张玲;论第二板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王达学;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地点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韦洪斌;论证券市场中小股东权益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8 常京伟;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比较与借鉴[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靖向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现存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10 李永生;强化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的对策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41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54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