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审计职业声誉损害、独立性与市场反应

发布时间:2018-03-07 19:32

  本文选题:审计质量 切入点:职业声誉 出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独立审计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质量,而职业声誉是市场衡量审计质量的便捷标准,注册会计师职业声誉的损害是否会削弱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评价,进而影响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文章以2002年3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未通过年检的五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切入点,研究声誉受损对其主审上市公司累计异常回报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异常回报率显著为负,而且这种负面反应的程度与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成本相关,但与独立性不存在显著关系。
[Abstract]:Independent audit i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redu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reduce the cost of principal-agent. Its function depends on audit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is the convenient standard for market to measure audit quality. Does the damage to the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of CPA weaken the public's evaluation of audit quality and then affect the market's judgment on the company's value? Based on the five accounting firms that have not passed the annual inspection issued by the China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n March 200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reputation damage on th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of listed companies under their jurisdi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normal rate of return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nd the degree of this negative reaction is related to the principal-agent cost of the listed company, but h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listed compan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声誉经济后果性研究”(7060202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机构化趋势与市场信息效率研究”(08JC790019)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2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3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4 方军雄;许平;洪剑峭;;CPA职业声誉损害经济后果性研究——来自银广夏事件的初步发现和启示[J];南方经济;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瑞萍;随机漫步、效率市场与证券市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郑伯顺;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孙邦国;我国企业信用的缺失与重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邝小文;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重复建设成因与治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梁志文;经济安全与知识产权法[J];中华商标;2004年03期

6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徐昕;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8 章武生,杨严炎;德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评析[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9 柯华庆;格式合同的经济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4年05期

10 李楠;黑龙江省东部垦区土地契约的经济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国有企业的产权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小卫;;宪政经济学文献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晓亮;;环境保护制度中的两点“常识性”谬误——中国二氧化硫收费政策的案例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柯丽敏;;关于建立企业失信惩罚机制的探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肖慧霞;;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教育[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市场交易秩序研究报告[A];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2001-2002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3年

7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市场秩序监管研究[A];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2001-2002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3年

8 罗丙能;王科;周德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农户资金需求和借贷角度的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陈高才;蒋义宏;;会计信息的治理有用性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民;公司定期报告的及时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王小龙;经济发展、劳动分工与最优社会契约[D];西北大学;2002年

3 刘志铭;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邱宜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5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阙紫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吴忠群;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李文军;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与实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张聪明;俄罗斯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嫩霞;基于协同认知的智能股票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0年

2 倪辉;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涛;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赵黎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5 郭飞;我国指数基金的需求分析和投资绩效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6 周建波;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研究:研究方法和经验证据[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7 廖刚;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8 杭龙;动力会计在股票市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9 付志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蔡晓韬;由AB股公司税后净利中外审计后差异看我国会计信息的国际接轨问题[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2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3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4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5 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6 方军雄;安然事件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结构的冲击[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07期

7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8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9 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章;;审计学通俗讲话 第三讲 现代审计的方法 制度基础审计[J];财会月刊;1983年05期

2 葛明;浅议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1985年01期

3 王育民;建议在职代会中设立审计组织[J];上海企业;1985年06期

4 葛明;;浅议审计模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5年07期

5 ;中国审计代表团出席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和访问澳大利亚的综合报道[J];审计研究;1986年03期

6 杨树滋 ,徐玉棣;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J];审计研究;1986年03期

7 ;编者的话[J];审计研究;1986年03期

8 张瑞j;;采用累计金额抽样方法进行审计抽样简介[J];广西财务与会计;1986年02期

9 韩锡怀;浅议提高审计工作质量[J];税务与经济;1987年04期

10 朱德惠;坚持开拓创新 发挥内审作用[J];审计研究;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州市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业规范(指南)[A];江苏省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范俊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A];福建省审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常青;王澍;;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背离——来自审计公费实证的证据[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A];船长与引航论文集[C];2005年

5 谷庆凤;;试论图书馆员职业精神建立的必要性[A];山东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三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青;郝博雅;;业务质量控制新旧审计准则的比较——基于小型事务所业务特点[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虹玉;;国际四大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比较——源于Wild Bootstrap的经验证据[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奇凤;刘洪渭;;声誉保护,还是经济依赖?——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丽;俞乔;;事务所轮换、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2003~2005年的经验证据[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斌元;;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学的形成机理[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柴慧;先审后报:提高信息质量的大举措[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胡柏华 冉文戈;严把审计复核“五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孔凡青;二000年财政审计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审计报;2000年

4 姜宏伟 赵琳;临沂市公安局健全制度促内审[N];中国审计报;2000年

5 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副特派员 刘汝焯;开拓创新 加速南京办的数字化建设[N];中国审计报;2000年

6 严再琢;工程审计力度大 全年审减过千万[N];中国审计报;2000年

7 李永华;练好内功 方能应对挑战[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8 陈伟红;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谨慎[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顺祥;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中航一集团财审部;认真做好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N];中国航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龚红;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杨永淼;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刘启亮;不完全契约与盈余管理[D];厦门大学;2006年

8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李_";审计师解聘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颜志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迎旭;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黄国亮;审计行为:模式、规范与管理[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3 许菲;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审计质量的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主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5 范静;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刘燕波;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监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王澍;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脱臼[D];厦门大学;2002年

8 万云;风险导向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欧阳榕;与社会审计质量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10 朱金凤;我国证券市场CPA审计质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80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580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