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路径及过程控制
本文选题:审计委员会 切入点:治理路径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聘用合格的成员,赋予适当的权利和资源,勤勉地工作是审计委员会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路径。以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为轴线,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路径,体现了在特定治理环境下的"投入"、"作用过程"再到"产出"的完整流程。审计委员会履职的过程控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会议流程控制、年报审计流程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督导流程控制,同时建立实施配套联动的绩效评价体系、薪酬激励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
[Abstract]: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audit committe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ensure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to hire qualified members and to give appropriate rights and resources, Working diligently is the basic path for the audit committee to achieve this goal. Taking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financial reports as the axis, the governance path of the audit committee, It embodies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input", "action process" and "output" under a specific governance environment. The process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audit committee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meeting process control. Annual report audit process control and internal audit supervision process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 a suppor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alary incentive mechanism,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nd accountability system a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audit committee.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审计委员会的多维特征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09SJB630039);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成本管理研究”(08SJD63000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谢德仁;;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J];会计研究;2005年09期
2 洪剑峭;方军雄;;审计委员会制度与盈余质量的改善[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4期
3 王雄元;管考磊;;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4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8期
2 梁邦平;王玉蓉;;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21期
3 王林佳;;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06期
4 曹建新;董瑞超;;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深交所2008年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1年09期
5 吕先锫;王伟;;运用内部审计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J];财会月刊;2006年27期
6 邱国峰;严海宁;;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互动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07年11期
7 周兰;;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收费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8 赵华;束继东;;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战略柔性动力:机理与策略[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朱启明;李兰梅;;不同股权特征下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效率——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10 朱雅琴;姚海鑫;;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与信息透明度——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赵华;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赵兴楣;基于审计契约安排的独立性互动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丁庭选;基于公司治理的银行债务融资契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保中;基于财务治理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洪卫青;基于终极控制人特征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鹏;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陈凌云;;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3期
2 王跃堂;涂建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3 王俊秋;;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与启示[J];经济师;2006年02期
4 沈艺峰;独立外部董事:若干学术观点[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10期
5 陈汉文,张志毅;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1期
6 唐跃军;;审计收费、审计委员会与意见购买——来自2004-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7 谢德仁;;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范式与变迁——兼及会计准则性质的研究[J];会计研究;1997年09期
8 谢德仁;;独立董事:代理问题之一部分[J];会计研究;2005年02期
9 谢德仁;;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J];会计研究;2005年09期
10 王化成;佟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考察[J];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张晓瑜;;高管层与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的基本客户[J];中国审计;2010年11期
2 曹春荣;;阮啸仙与红色审计[J];审计与理财;2011年08期
3 索学东;;浅析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J];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4 田树军;;议水利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及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5 徐颖;;强化过程控制,提高铁路审计工作质量[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6 胡旋;;论高效内部审计机构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7 孙亦民;宋光;;浅析工程建设项目工期管理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8 许存宁;王晓娟;;复杂产品设计的过程控制与MDO协同方法[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赵士振;刘芳;;党建中的“系统节点和过程控制工作法”[J];中国石化;2011年07期
10 宋小红;韩随平;;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兴诚;;二次燃烧风对澳斯麦特炉炼锡的影响与对策[A];中国首届熔池熔炼技术及装备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潘超美;;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及其过程控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肖必红;李志华;;干熄焦年修过程控制与管理[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蒋新华;陈东劲;;整流装置通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刘小河;刘康平;张成乾;;电弧炉炼钢过程控制的仿真研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蔡青;应启戛;;EFPT—过程控制系统装置的应用与开发[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尹献忠;鲁小平;;论工艺研究在过程控制中的作用[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新平;;基于OPC技术的三氧化二锑生产工艺过程控制[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谢树元;杜斌;林云;马志刚;刘勇;;LF炉过程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肖利;;OPC技术在攀钢1450热连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胜利、孙娜、丁宁、唐弋宇、陈丹译,,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审计委员会会议[N];中国财经报;2004年
3 ;均富:英公司审计委员会缺乏实务经验[N];财会信报;2009年
4 记者 任谦;中国一航第二届审计委员会成立[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潘秀丽;审计委员会与CFO:背靠背还是面对面[N];中国财经报;2008年
6 鄢鹏飞;抓过程控制 重基础管理[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7 张胜利 孙娜 丁宁 唐弋宇 陈丹译 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的审阅和理解[N];中国财经报;2004年
8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一个合格的审计委员会[N];中国财经报;2004年
9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审计委员会指南的其他来源[N];中国财经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于潼;加强过程控制 化解供应风险[N];中国石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跃;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及集成化生产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王进朝;高管更换、审计委员设立与审计质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陈诗阳;企业策略行为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D];复旦大学;2009年
7 张义兵;高精度多线切割机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徐如志;基于复用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吉猛;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陈爱军;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其在工业过程建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瑞超;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欧阳翼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刘娟;审计选聘权应归属何人之手?[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艳;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刘亭;民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与盈余质量关系实证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6 吴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杨朋;基于独立董事经理人身份的审计委员会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杨东方;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李磊;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魏威;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一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6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58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