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内部审计报告对象——董事会还是高管层

发布时间:2018-03-21 02:55

  本文选题:内部审计 切入点:董事会 出处:《财会月刊》2009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报告关系中两个最主要的报告对象——高管层和审计委员会,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应同时向审计委员会和高管层报告,并分析了内部审计在两者冲突中的协调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most important reporting objects in the internal audit reporting relationship, the executive level and the audit committee, and thinks that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should report to the audit committee and the senior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nalyzes the coordination role of internal audit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39.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清娟;;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浅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论我国内部审计功能的拓展与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姚木星;增值型内部审计若干问题探讨[D];福州大学;2006年

3 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邹玮;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5 宗淑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黄秋菊;基于公司治理需求的内部审计服务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7 杨曜;网络经济环境下审计新业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崔璐璐;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D];暨南大学;2007年

9 陈文霞;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顾光;企业内部审计运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晓荣;曹焕静;;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2 叶晓玲;;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年07期

3 徐秀萍;;对科学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6年07期

4 张俭;;内部审计报告对象——董事会还是高管层[J];财会月刊;2009年18期

5 沈维成;;内部审计: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的统一[J];财会学习;2010年12期

6 毕秀玲;;谈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的必要性[J];中国内部审计;2006年11期

7 张正青;;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审计;2009年04期

8 赵秀文;;浅议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9 赵秀文;;浅议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9期

10 徐哲;潘志芳;;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东;;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凌生春;;关于我国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丁朝霞;钱华;;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4 张丽丽;刘安群;;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5 李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6 王守海;;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贵君;;上市公司内审机构如何发挥作用[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岳现堂;;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杜爱霞;;论防范舞弊的二元治理机制——内部控制、舞弊、内部审计的三方博弈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徐涵;张志辉;施萍;张秀梅;;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践[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印度:同一公司内审不能兼任税审[N];财会信报;2009年

2 周丽娜 译 黑龙江省审计厅外资运用审计处;管理和审计隐私风险[N];中国审计报;2008年

3 李棠棣;IIA指路内部审计师[N];中国财经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夏明辉;构建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体系[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5 朱国泓;教你应对财务报表舞弊[N];财会信报;2006年

6 柴木;内审师将成最有前途金领职业[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连红;国内企业亟需内审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许昌卷烟厂 粱玉帆;浅谈内部审计在烟草行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N];经理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 赵伟凯;中国内审业将掀起发展高潮[N];财会信报;2007年

10 北京兆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CIA研究中心;CIA《经营管理技术》典型试题及解题思路[N];中国审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段春明;高管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D];暨南大学;2009年

5 郭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旭;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许世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3 田宇;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年

4 李兰梅;不同股权特征下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浩;战略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杨蔚;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7 蒋叶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赵超儿;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与国资监管[D];暨南大学;2007年

9 刘芳;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陈锦燕;公司治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1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641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