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不合理审计期望差弥合:基于审计报告的有效沟通

发布时间:2018-03-31 16:55

  本文选题:不合理审计期望差 切入点:审计报告 出处:《财经论丛》2010年02期


【摘要】:审计期望差可分为合理审计期望差和不合理审计期望差。不合理审计期望差弥合的途径在于加强审计师与社会公众的审计沟通,但是在目前沟通方式匮乏的情况下,只有选择审计报告这一联系审计师与社会公众唯一的纽带上进行相关信息的沟通,审计报告具有沟通功能。本文运用现代沟通理论,围绕审计报告从影响有效沟通的"编码"、"传递媒介"、"受讯者"与"解码"、"反馈"和"噪音或干扰"等主要因素入手,对审计有效沟通进行改进。
[Abstract]:Audit expectation differ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reasonable audit expectation difference and unreasonable audit expectation difference.Only select the audit report, which is the only link between auditors and the public, to communicate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 audit report has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Based on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y,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audit from the aspects of "coding", "medium of transmission", "addressee" and "decode", "feedback" 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that affec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锦余,徐融,彭家生;关于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理解与评价的问卷调查[J];会计研究;2003年07期

2 杨书怀;;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责任:演进与反思[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3 胡继荣;论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J];审计研究;2001年01期

4 赵丽芳;;审计期望差距、差距弥合与治理基础审计——审计责任的历史还原或重塑[J];审计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彩虹;;我国独立审计准则法律地位之争的缘由探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李骞,梁红霞;会计信息质量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胡河宁;;企业领导者的组织传播管理行为模型[J];今传媒;2011年04期

4 陈占夺;;船舶制造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分析与战略调整[J];船舶工程;2006年03期

5 邓川;新四项减值准备、审计任期与独立审计意见[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王婷婷;;试论审计期望差距——基于国内外的比较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2期

7 吴瑞勤;;我国审计期望差距调查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36期

8 钟淼;内部审计期望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财会月刊;2005年14期

9 姜娅;;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为何“水土不服”[J];财会月刊;2007年03期

10 周峗;;审计期望差距构成要素图的二次修正[J];财会月刊;200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常青;王毅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研究——来自中国机构投资者的问卷调查[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2 张秀烨;;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探析审计导因[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余应敏;;行业类别与增值税纳税义务人选择:来自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余宇莹;刘启亮;陈汉文;;签字会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邓建平;;银行关联、审计意见与债务契约——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雪;张帆;;对审计期望差距的成因及缩小路径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国权;付悦;郑晓明;蒋璐;;企业管理者人格类型与个体学习能力关系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国银;基于集成模拟的电子商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陈学中;基于多主体系统的人才集聚和组织起源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杨永淼;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10 徐佩;软件研发项目团队有效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燕;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市场绩效的影响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志娜;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的“80后”员工激励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曾浩桓;湘潭市公安基层派出所民警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振杰;河北省高校排球运动员体适能、训练满意度与赛前情绪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瑛;CPA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崔婧;基于审计准则视角的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7 吉宁;某中小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秦卫峰;A公司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郭宇;基于电网企业业务流程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晓;万州区生猪养殖业政府补贴绩效审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审计理论中的合理保证概念[J];当代财经;1995年12期

2 李若山 ,覃东 ,周莉珠 ,祁新娥;新《会计法》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2年04期

3 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216家企业总会计师问卷调查报告[J];会计研究;2003年01期

4 朱锦余,徐融,彭家生;关于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理解与评价的问卷调查[J];会计研究;2003年07期

5 张蕊,谢舜明;法务会计的新领域:为证券民事诉讼提供专家支持[J];会计研究;2004年05期

6 魏朱宝;聂曼曼;;审计报告的不同解读[J];会计研究;2005年03期

7 谢志华;;《萨班斯法案》孰是孰非:基于成本与效率(收益)的分析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8 秦荣生;审计报告的发展和我国审计报告准则的制定[J];审计研究;1996年01期

9 王建春;审计报告及报告准则的国际比较[J];审计研究;1999年03期

10 陈志强;;从审计模式及其思想的演进辨析风险导向审计应有的内涵[J];审计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果,任浩;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2 余世维;;有效沟通——管理者的沟通艺术[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31期

3 马当先;;是什么妨碍了信任和沟通?[J];资源再生;2007年03期

4 姜兴宏;;和谐,从有效沟通开始[J];冶金企业文化;2007年03期

5 吉米;;有效沟通——领导者的必备利器[J];管理@人;2007年09期

6 宁述勇;;有效沟通[J];国际公关;2008年06期

7 武艳;;基于有效沟通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9年06期

8 袁冶;;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1期

9 崔相宝,苗建军;提高管理绩效 消除沟通“瓶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8期

10 李进;;有效沟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水梅;;影响手术室护士之间有效沟通的因素及建议[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2 谢秀花;张鸣;;有效沟通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骏生;徐明;;全球竞争中的跨文化沟通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明光;;有效沟通——浅谈办公室管理[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胡秀华;;手术病人术前有效沟通及心理影响[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6 王磊;蒋亚缘;;门诊护患的有效沟通[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马小英;杨海轶;常后蝉;李杏华;;有效沟通是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的基石[A];全国第四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红燕;;浅谈有效沟通与心理护理[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周萍;;有效沟通对缓解门诊投诉者情绪作用的探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奎;;管理的精髓——有效沟通[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徽省铜陵市教育局 张雁华;换位思考 有效沟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记者 孙鹏飞;加强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N];平顶山日报;2006年

3 记者 王孙;加强与央企的有效沟通[N];中国船舶报;2008年

4 姜兴宏;“通则不痛,痛则不通”[N];北京日报;2007年

5 赵宗雄;如何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N];组织人事报;2002年

6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何操;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沟通[N];国家电网报;2007年

7 ;市场营销有效沟通[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董进宇;有效沟通与成功心理[N];科学导报;2006年

9 汤同刚;与终端营业员有效沟通[N];经理日报;2003年

10 整理 本报记者 魏陈静;巧用语言,有效沟通[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2 杨臻黛;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D];复旦大学;2007年

3 周云平;转型期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于守华;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杨永淼;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陈华;中国政府外债项目效益审计评价[D];同济大学;2006年

7 廖义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动因及决策有用性[D];厦门大学;2007年

8 王芳;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胡华夏;欺诈性财务报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立新;领导才能与有效沟通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叶雅;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3 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童文静;我国独立审计报告变迁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杨丽苏;诺西合并项目中沟通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滕晓雯;论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导沟通[D];中南大学;2006年

7 张莎莎;不实审计报告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姗姗;论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现场的有效沟通[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9 赵雅莉;政府与传媒有效沟通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立春;论审计制度的防治腐败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1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691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2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